本书大致将十七、十八、十九这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发展,视为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三百年学术”。此阶段处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之间,大体相当于整个清代,故又称“清代学术”或“清学”。“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经开‘清学’的先河,民国的十来年,也可算‘清学’的结束和蜕化。把最近三百年认做学术史上一个时代的单位,似还适当”……本书是梁氏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春之间。生前未成完璧。其中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曾于1924年6月至9月连载于《东方杂志》,并先后于1929年由上海民智书局、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单行本。1932年被收入中华书局版《饮冰室合集》之“专集”中。全书以第十一章为界,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体例完全不同。前十一章为一有机整体,分别从引论、总论、心学、经学、哲学、史学、程朱理学、颜李实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缕述“清学”,以学为中心,以分析为手段。十二至十五章被视为“梁启超一直从事的中国通史或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清代部分”即“《清史·艺文志》部分” ……本书被视为“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史的名著”,“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有关清代学术的百科全书式的好书”,“开创了学术史的新体例”,突破“学案体的学术史著述模式,为学术史撰著作出开创性的贡献”,“有着开创意义的学术史著作,对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具有开拓创新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也仍有入门的引导作用”,“开创性的百科全书式的清代学术史”,“讨论清学史的名著”,“总体上也比较符合西方研究的学术史(intellectual history)标准,代表着一种学术史范式”,“代表着一种良好的学术史传统,为我们总结、撰写20世纪中国学术史提供了可以仿效的范例”,“中国学术、思想的开拓性著作”,“清学史研究领域成就的集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