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跋涉者的足迹——学术自述
《文心雕龙》与中国古代散文刨作
委心逐辞,辞溺者伤乱——从《文心雕龙·熔裁》论《离骚》的结构
汉代赋学与《文心雕龙》的渊源关系
《文心雕龙》《诗品》比较新议
《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浅探
“意象”的“出口转内销”与对《文心雕龙》研究的启示
《比兴》拾穗——说“风通赋同,比显兴隐”与“起情”、“附理”
从《文心雕龙》言“奇”判《隐秀》“补文”之伪
论刘勰与时俱进的文学观——读《文心雕龙》“情变”札记
《文心雕龙》是以儒学为指导吗?——谈刘勰文学思想与先秦汉代儒家文论的重大区别
刘勰的复古文学思想论略
“四始”说考论
解码《文心雕龙》声调结构模式
张文勋和《文心雕龙》研究——祝贺文勋先生八十华诞
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特点及其当代趋向
历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论的体会
和、中和、中——再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其审美特征
审美范畴与思维模式——试论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体悟型思维
中国古代文艺发生论
谈诗的意境
山水审美意识与美学范畴“景”的生成发展
“法”的义界——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理论札记
中国古代诗格论的发展及其特征
诗化的戏曲——兼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成熟较慢的一个原因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中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促进
中国诗学与美学精神的融通性——兼论中国诗学中道家思想资源的意义
再说“失语症”
说“飞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