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种群动力学

种群动力学

种群动力学

定 价:¥35.00

作 者: 林振山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力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172884 出版时间: 200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专著是作者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类对栖息地的若干作用与动物种群演化的关系”(40371108)和国家“十五”“211”工程重大项目“不同时空尺度环境演变和生态建设”的部分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人类活动环境效应、景观生态学、生态学模型、理论生态学、种群多样性预测和非线性科学等。《种群动力学》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单物种种群动力模式、2-物种种群动力系统、Tilman n-种集合种群动力模式、普适自治n-种集合种群动力模式、普适非自治n-种集合种群动力模式。《种群动力学》观点新颖独特,方法科学严谨,论述深刻透彻,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均为国际前沿或热点问题。《种群动力学》可供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以及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有关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林振山,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福建仙游县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环境与大气物理专业博士、美国UNM生态专业博士后。1991年任南京大学讲师,1992年任南京大学副教授,1993年12月~2001年4月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气候专业),享受政府津贴。1996年7月~2001年2月任美国SUNY客座教授、美国UNM客座教授。2001年4月回国后受聘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自然地理专业和环境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任地理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景观生态学、生态学模型、理论生态学、计量地理学、非线性科学。1995年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995~2000年任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Ecological CoTrtpierity(欧洲)、《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南京大学学报》、《热带气象》、《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7家学报的编委。现任中国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统计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量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委员。 林振山教授自1992年负责国家首批“攀登项目”(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的有关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来,已主持国家攀登项目专题、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九五”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多项。2002年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国家“十五”“211”工程重大项目“不同时空尺度环境演变和生态建设”。有关成果于2005年1月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奖(排名第四)、2002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1993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已有9部专著问世,已在国际SCI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气象学报》、《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家一级(学会)权威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已达400多篇次。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动力系统基本知识
§1 线性动力系统与非线性动力系统
1.1 线性动力系统与非线性动力系统
1.2 线性动力系统和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数学描述
1.3 线性动力系统和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特点
§2 相空间和定态
2.1 相空间和相平面
2.2 定态
§3 稳定性分析理论
3.1 线性扰动方程
3.2 平衡态(系统)的稳定性
3.3 奇点(平衡态)的分类
§4 随机动力学基本理论
4.1 langevin方程
4.2 fokker-planke方程
第二章 单物种种群动力模式
§1 指数增长模式
§2 种内竞争模式
2.1 环境容量限制模式
2.2 logistic(verhulst)模型
§3 再生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型
3.1 scheafer资源开发模型
3.2 最大持续收获量的捕捞策略
3.3 最大经济效益的捕捞策略
3.4 非线性二次捕捞
§4 普适虫口模式
4.1 普适最大持续生产量(msy)模式
4.2 具有捕杀(捞)、迁移的普适虫口模式
§5 生态一地学建模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5.1 f=0
5.2 f=0
5.3 耦合系统
§6 一维离散虫口动力系统
6.1 离散动力系统的不动点
6.2 不动点的稳定性
6.3 分岔过程
§7 三次随机虫口模式
7.1 模式的建立
7.2 定态的概率分布
7.3 任意时刻概率p(n,t)的分布
§8 非allee与allee哺乳种群系统的最大持续生产量
8.1 不同形状参数下非allee种群增长模型的一些极值
8.2 d取极大值时allee系统的最大持续产量
8.3 不同形状参数下allee系统的一些极值
§9 单种群的空间扩散、传播模式
9.1 一维无源扩散虫口模式
9.2 二维无源扩散虫口模式
9.3 一维有源扩散虫口模式
9.4 一维普适有源扩散传播方程
第三章 2-物种种群动力系统
§1 竞争模型
1.1 volterra竞争共存第一模式
1.2 voterra竞争共存第二模式
1.3 平等竞争模式
§2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总量变化的平衡态问题
2.1 准三分子生物链模型
2.2 平衡态及其稳定性分析
2.3 空间定态耗散结构的分歧级数解
§3 狼-羊-草竞争模式
3.1 模式
3.2 关于平衡态的讨论
3.3 动力预测
§4 两个种群对两种资源的竞争
4.1 两种群对两种指数增长资源的竞争模式
4.2 两种群对不同斑块(patch)上单一资源的竞争
4.3 廊道对种群发展的影响
4.4 两种群对两种线性增长资源的竞争模式
第四章 tilman n-种集合种群动力模式
§1 回顾
1.1 岛屿生物地理学
1.2 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与levins模式
1.3 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的分类
§2 tilman n-种集合种群模式
§3 第一类灭绝机制及其演化过程
3.1 第一类灭绝机制
3.2 第一类灭绝种群数的阀值
3.3 第一类灭绝机制的演化过程与特点
3.4 偶数-奇数对称律和奇数-偶数对称律
3.5 奇数种群与最强种群的协同退化
§4 第二类灭绝机制及其演化过程
4.1 第二类灭绝机制
4.2 第二类灭绝的种群数
§5 灭绝序
5.1 灭绝序
5.2 种群多样性的预测
5.3 q、d的等价性
§6 生态序谱
6.1 生态位
6.2 平衡态的生态序与生境地毁坏率和种群结构的关系
6.3 生态序谱
6.4 生境变化集合种群多样性模型
6.5 应用与检验
§7 n-种集合种群的多样性与平衡态理论
7.1 种群多样性平衡态理论的基本方法
7.2 种群多样性不变的基本判据
7.3 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实际检验
7.4 景观时间异质性的动力学机制
第五章 普适自治n-种集合种群动力模式
§1 外来种入侵的不确定性动态模拟
1.1 物种共存模型
1.2 外来种入侵干扰模型
l. 3 外来种入侵失败
l. 4 入侵物种演化中的不确定性
§2 基于生境地(恢复)扩展的n-种集合种群演化模式
2.1 问题的提出
2.2 基本假设和模式
2.3 准第一类种群灭绝机制
2.4 协同进化与协同退化
2.5 生境地增加下物种多样性的预测‘
§3 基于幂指数形式的n-种集合种群动力模式
3.1 模式
3.2 d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