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红杏是母亲堂妹的二女儿,比我大三岁。因是夏季出生,正是村里红杏成熟的季节,姨妈就给她起了红杏这个乳名。本打算上学后再起个大名,但上学时还没顾得上,就以乳名报名上了小学,后来在派出所的户口本上也登记了张红杏这个名宁,一直延用至今。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说她虔诚并不是她皈依了佛门,当了仆么居十,而是她深信佛教的冈果: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她也正像中国千百万信佛的民众一样,只是希望菩萨保佑,国泰民安,生活幸福而已,并没有仆么深刻的佛教知识背景。记得我五岁那年,一天中午我和表姐在村头玩儿,村里来了一个云游的僧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属于老百姓心中典型的僧人形象。僧人在村头看到表姐说:“小施主请问村子里有吃饭的地方吗?”表姐愣愣地看着老僧人。老僧人见我和表姐不理解,忙又做了一个吃饭的动作,左手托在下巴下面当碗,右手当筷了,张着口,向嘴内扒拉饭,说:“村里有吃饭的小饭馆吗?”其实我和表姐早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埘小施主一词陌生不理解。表姐摇着头说:“饭馆没有,小过我们家里有吃的,早晨我妈蒸了好大好大一屉的馒头!”表姐很今张地张开两臂。僧人来到表姐家里,我也跟来了,其实在表姐说起姨妈蒸的大馒头时,我就在往肚里咽口水。那时在老家农村,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有可能吃细粮,蒸馒头。山于姨父是在学校里当老师的,每月都有工资收入,小像其他社会员一年到头挣工分,只有等到年底按分数分红,自然生活水平要比大多数家庭高一些。当时姨妈也经常接济我们家,我们家里几个哥哥、姐姐都上学,我和妹妹是学龄前儿童,一天只顾疯玩儿。农村又没幼儿同可上,那时可算自由自在。但我家是靠父母的工分度日,生活上十分拮据。姨妈家每做一一些好吃的饭菜,都要给我家端过来一些。两家住得很近,有空儿时姨妈常到我家来聊天儿,表姐当时刚上小学一年级,学习也不很紧张,当时农村时兴农中,小学中学都以学车、务农为主,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表姐只要小上学就常来我家玩儿,这也是我最盼望的。妈妈的手很巧,经常教姨妈在袜底和鞋垫上画花鸟并用丝线绣出来。妈妈总是把绣的最好的鞋垫送给姨妈,叫她垫在姨父的鞋里。这可能是当时在农村最原始最简单的商品交换了。70年代初,北京的郊区依然贫困得很,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家庭比比皆是。每年的六七月份旧口粮已吃完,新的粮食还没有收回来,饥饿的人们丌始挖野菜,能够食用的野菜无论是草本的还是木本的,部成了人们救命的稻草。野菜依然小能填饱肚皮,人们丌始盯上果树的叶了。在街上,经常会碰到冈吃错了野菜中毒脸肿得很大的人。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