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不仅要“知己”,也要“知彼”,要了解中国以外的整个世界。《中国一东盟研究丛书》就是为中国人提供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东南亚地区的一个窗口。“东南亚”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当时,同盟国家为了加强对南太平洋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协调与指挥,设立了“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统辖范围包括南太平洋群岛和中南半岛陆地的广大地区。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到1999年,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至此,东南亚十国全部成为东盟成员。2000年,东帝汶经全民公决从印尼独立出来,成为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目前,东帝汶尚未加入东盟。中国人过去称东南亚地区为“南洋”。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建立以前,许多中国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中国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远赴南洋谋生和发展,俗称“走南洋”。这是中国人走向世界、侨居海外的较早的一部分人,东南亚地区也成为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居住的地区之一。他们给东南亚地区带去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技术,也给中国带回了许多新鲜事物,如玉米、红薯、烟草等农作物就是通过华侨从东南亚传播到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