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中国学术(第二十二辑)

中国学术(第二十二辑)

中国学术(第二十二辑)

定 价:¥26.00

作 者: 刘东主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100046886 出版时间: 2006-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326页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第22辑)》的评论栏属于比较文学。程抱一的文章是为两本旧作的中文新版所写的序言。作者在文中回顾了自己如何于上世纪60-70年代躬逢其盛,在巴黎卷入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的思潮,并在同巴尔特、克里丝特娃、拉康、雅可布森和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对话或神交中,基于当时的主流哲学(他将其理解为“一种态度,一种眼光,一种方式”)来反思中国艺术传统,从而写下了那两本探索中国诗歌及绘画语言的名作。苏源熙的文章交代了《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一书的源起和各章内容,从而以一种众声喧哗的形式,补充了往往被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他自谦为“跑第一棒”)《美国比较文学学会2003年报告》。由此吊诡的是,如果这种十年一度的学会报告,其初衷是为了缓解周期性积累的身份困惑,但该书所收纳的纷纭众说,反而突出了比较文学一个半世纪以来从未摆脱过的学科危机。也许,再没有哪个学科总是这么不断地质疑自身的生存权力,至少这一点可以算是比较文学的特殊传统。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学术(第二十二辑)》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卷首语
论文
周保松 自由主义、宽容与虚无主义
徐向东 机构、正义与共同体
黄勇 作为全球伦理原则的道德铜律:以儒家和道家为资源
杨国荣 道通为一:《庄子》的形上视域及其内蕴
韩林合 庄子之方外与方内思想简析
聂鑫 法意与人情:沈家本对中国古代法学的最后发展
林郁沁 审判中的感情因素:记1935-1936年戏剧性的审判——施剑翘奇案
评论
程抱一 结构主义思潮与诗画语言研究
苏源熙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之源起及蕴涵
讲坛/通讯
王庆节 存在着一个老子的“物论”吗?——答伍晓明先生
书评
克里斯托夫·里德:《谷腾堡在上海: 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 1876-1937年》(瓦格纳)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曹树基)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薛刚)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作与制度变迁》(罗祎楠)
汪圣铎:《两宋货币史》(李晓)
鲁道夫·弗莱堡(等)主编:《图腾书籍与圣典读本》(张慧文)
列维亚·库恩:《中古道观生活:一个跨文化视野》(陈怀宇)
陈明:《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唐均)
彼德·C·哈特曼:《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1648-1806年,法权秩序、宗教与文化》(刘新利)
叶民:《最后的古典:阿米安和他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冯定雄)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