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定 价:¥22.00

作 者: 萧涤非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唐代

ISBN: 9787532620487 出版时间: 2006-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519 字数:  

内容简介

  [ 野 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然而,王绩还不能像晋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长吟“采薇”之诗以寄意了。《诗经·召南·草虫》有云:“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他正是伤心缺少这种知音和知心啊!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理论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俭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问两联写景,经过情——景一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袁行霈)P1-2

作者简介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家境贫寒,过早地失去了父母。他十分聪明,又勤奋好学,在伯父和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又继续深造,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其间生活极其艰难。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满怀“但使一枝能照眼,不辞心血活莓苔”的苦心,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不仅给本科生上课,还辅导进修教师、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从未休假,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他诲人不倦的教学热情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向为学生所称道。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撰写书序,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并接受国家教委安排,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此外,他还为电台撰稿,尽量亲自答复各界来信,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指导意见。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以之为“汉学伟人”。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
篇目表
正文
篇目笔画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