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法学家茶座(第11辑)

法学家茶座(第11辑)

法学家茶座(第11辑)

定 价:¥14.00

作 者: 张士宝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学理论

ISBN: 9787209040488 出版时间: 2006-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160 字数:  

内容简介

  《法学家茶座》是一本杂志型图书,每3个月出版一辑。她继承了《经济学家茶座》“轻松、休闲、高雅”的风格特点,一方面强调作者的权威性,文章作者大多为国内第一流的法学家;另一方面强调图书的通俗性,力求内容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她市场定位明确,读者意识强烈;注重品位,但不盲目学术;贴近生活,但不盲目追求热点;强调通俗,但绝不追求庸俗。 为了进一步强化可读性,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法学家茶座》还精心选配了漫画、插图30多幅。在《茶座》里,众多法学家抱着轻松的心态,用尽量通俗的文笔将百姓生活中的法理娓娓道来,这种将理论性与通俗性糅合贯通的风格,在当前众多的法律类书刊中可谓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赵秉志,1956年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童年欢乐无忧,少年时逢“文化大革命”而作为“走资派”子女初尝人间辛酸,17岁高中毕业下乡当知青三年多,后又进工厂。1977年底考入郑州大学政治系,1980年至198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十年寒窗未觉苦,1988年3月或为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1987年底至2005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18年(其间于90年代初赴美国留学一年,1999年至2005年创建并主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005年8月年近五旬时与数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加盟北师大创建我国首家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后又兼任北师大法学院院长。同时还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常务副主席。从事刑法研究崇尚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刑事法治问题。性格坚毅、自信、乐观,致力于建设和谐、奋进的学术团队,虽年届五十仍喜唱“少年壮志不言愁”。

图书目录

【卷首语】
何家弘 “茶盲”与“法盲”
【法治漫谈】
傅达林 物权法风波:冲突背后的私法精神变革
刘连泰 《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的狂妄与宪法的谦虚
马小红 “讨个说法”与“法律空白”的背后
刘作翔 我们为什么要实行案例指导制度?——通过几起案例来看实行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
刘桂明 我们能否对“死刑”宣判“死刑”?——一份关于《死刑报告》的“报告”
【法学札记】
邓正来 “小路”上的思与语
乔新生 中国法学的视角
关保英 “学者”与“学究”
周惠博 从教50载感言
江山 天问
【法苑随笔】
车丕照 贸易、币制与政府管制——文若虚的跨国生意及之后的故事
喻中 判决结果的寻找过程——以一起劳动纠纷案为例
上官丕亮关于大学校园民主的法学思考
朱伟一 律师与军人
【身边法事】
谢晖 “义务指路”,公德,抑或私德?
林来梵 劝酒的艺术和文化——以法律人为例
汤啸天 警惕自杀形态和性质的变异
【法林逸事】
徐学鹿 往事如歌
张卫平 红被面覆盖的讲台
吕忠梅 你可能并不认识的吕法官
【域外法制】
尹曙生 耶鲁第三百届学生毕业典礼见闻
王彦 穿蓑衣的抗议者及课堂上的律师
【名家访谈】
廖 明 王翠青一位大学校长的“法治情结”——谭世贵教授访谈录
【聊斋闲话】
刘凯湘 茶座闲聊物权法
王文生 司法人生百味茶
何家弘 重返“北大荒”的感悟
【名师剪影】
张乃根 与赵维田先生的忘年交
许崇德 我与马克昌教授
【茶客论剑】
李琦 法律:对人的理性有限性的理性克服——与喻中君商榷
罗洪洋 法官不需要成为政治家
王学堂 民事诉讼中存有“讯问”程序?
【书城夜话】
毛立新 法苑劲竹——读崔敏先生《求真集》感言
陈伟 我有精神病我怕谁?——日本电影《刑法第三十九条》观后
【何博士信箱】
读者来信一封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