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社会各界人物罗哲文:中国文博名家画传

罗哲文:中国文博名家画传

罗哲文:中国文博名家画传

定 价:¥80.00

作 者: 晨舟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学者

ISBN: 9787501019564 出版时间: 2006-09-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字数:  

内容简介

  罗哲文,中国文博界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他以其从业六十五年,亲历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全过程的不平凡业绩,得到同行的敬重,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保护与维修事业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德高望重的“文物守护神”。公元1924年,罗哲文出生于四川宜宾,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的悲欢离合。公元1940年,他高中肄业时因一次偶然的求职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罗哲文在众多求职者中被刚迁到他家乡附近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录用,有幸拜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师,从此迈人中国古代建筑神圣殿堂的门槛,并奠定了一生事业的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罗哲文跟随中国营造学社复员回到北平,在梁思成提议创办的国立清华大学营建系担任系主任助理,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之余有机会身处宁静的清华园继续学习与深造。新中国成立以后,罗哲文被调到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任业务秘书,负责全国古代建筑保护管理和调查研究工作。他在文博界老前辈郑振铎、王冶秋局长的信任和提携下,逐步成长为得才兼备、统筹各方、年富力强的古建专家。罗哲文的人生与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尽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一些冲击,在人生征途上稍受挫折与磨难,但却很快被解脱出来,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为周恩来总理谋篇布局的“文物外交”尽心尽力。公元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与开放的新时代。年过半百的罗哲文明显地感到事业的舞台更宽,担任的职务更多,身上的责任更大,浑身的劲头更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文物档案资料室主任、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等职,曾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六、七、八届委员和六届全国政协文化组副组长,还担任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 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半个多世纪以来,罗哲文踏遍神州,出访海外,考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古代建筑遗存。他在调查研究之余,先后撰写了一系列多方面、多角度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真可谓著作等身、成果丰硕 !罗哲文除了自身的学术考察与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全国古代建筑保护与维修事业的组织者,在万里长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山西太原晋祠和朔州崇福寺等数百处国宝级古代建筑重大维修项目中,或亲自设计,或主持方案评审,或参加竣工验收,始终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古建维修工地,在中央与地方、行政与学术之间构建起良性互动的桥梁。面对时代变迁和文物保护事业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关,罗哲文总能够高瞻远瞩,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从对单座地面固定文物的保护与维修到对这些文物整体布局与周围环境的关注,从对一组地面文物遗存的有效保护到全国一百零三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逐批评定,从两千三百五十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批审定到三十多处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申报成功,罗哲文以坚定的步伐和执著的追求,亲历亲为,与文博界同仁共同奋斗,使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广度与深度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拓展。几十年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他对祖国的文物事业始终饱含无私奉献的热忱之情,在学问方面已为一代大师,在事业方面无愧“国宝栋梁”,在做人方面堪称后辈楷模。

作者简介

暂缺《罗哲文:中国文博名家画传》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一 早年往事(公元1924~1940年)
二 考人营造学社(公元1940~1946年)
三 在清华的岁月(公元1946—1950年)
四 局里的年轻专家(公元1950—1966年)
五 放逐牛棚别有天(公元1966~1972年)
六 神州踏遍人未老(公元1972年至今)
七 业守精勤享盛名(公元1950年至今)
(一)犹领风骚营造史——新中国古代建筑维修的组织者
(二)继扬众志长城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守望者
(三)古建摄影乐不疲——中国古代建筑摄影领域的开拓者
(四)漫卷诗书奏凯旋——潜心于诗坛与书界的耕耘者
结 语
附 录
(一)自选诗词集
(二)生平简表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