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定位与发展进程/1
第一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福建省的实践/3
第二节 全国主要经济区与福建省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8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24
第四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进程的战略突破/29
第二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总体目标与“十一五”发展规划/35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37
第二节 “十一五”规划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41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选定/45
第三章 “十一五”规划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57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分析/59
第二节 “十五”计划期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67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71
第四章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测度和评价/81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83
第二节 福建省经济集约化测度与初步评价/89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动对增长方式的影响/101
第四节 关于促进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建议/109
第五章 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测评/113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115
第二节 福建省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回顾/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127
第四节 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评价/137
第五节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144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评价与战略推进/155
第一节 福建省工业化演进阶段及其评价指标/157
第二节 福建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基本评价/164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期问福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面临的主要矛盾/172
第四节 “十一五”规划期间福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176
第七章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举措/183
第一节 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标准/1 85
第二节 福建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1 88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时期福建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关键与着力点/194
第四节 提高福建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199
第八章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分析与主要举措/203
第一节 福建省能源、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205
第二节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比较/208
第三节 “十一五”规划期间福建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中长期目标和需要把握好的重要关系/210
第四节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和举措/212
第三节 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现状的评价/304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目标和举措/308
第十四章 科学有效使用土地的现状分析与对策/317
第一节 福建省土地使用的总体情况/319
第二节 福建省土地效益情况分析/323
第三节 福建省土地利用的潜力分析/337
第四节 福建省建设用地的需求分析/340
第五节 提高福建省土地使用效率与效益的对策和建议/346
附件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评价体系标准及福建省实现进程简要评价/353
一 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进程判断评价/355
二 工业化指标体系及进程判断评价/357
三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进程判断评价/362
四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及评价/366
编后记/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