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

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

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

定 价:¥17.00

作 者: 俞建文等编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德育

ISBN: 9787308027571 出版时间: 2001-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43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研究的专著。通观全书,人们不难发现,此书较之同类著作有许多独到之处。第一,它定名为《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突出了教育过程的主体。第二,在教法与学法两者的比例上,它强调了学法。第三,全书的结构上,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课讲到今天的素质教育;从课堂教学到课外辅导;从教学的考核评估到教研与科研均应有尽有。因此,说它是集国内同类研究之大成是不算过分的。第四,尤其可贵的是,"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作为专章设立,有别于只讲"教书"不谈"教人"的作品。还有,多媒体的应用与选择,体现了新意与现代信息。《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的第一作者俞建文同志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时,我们是校际学术交流的伙伴与合作者。今天,仍在笔耕不辍,实感欣慰。读罢书稿,我兴奋不已,提笔写了以上文字。

作者简介

暂缺《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概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开创到逐步健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前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奏响改革发展主旋律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及其规律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智育过程的规律性
思想政治课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体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灌输教育原则和启发式原则
构建具有思想政治课特色的教学原则体系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体和客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主体及教学主体概述
思想政治课教师
政治教师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主要
依靠和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客体
客体概述
思想政治课教材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环境
第三章 主体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课教学
第一节 主体教育思想概述
主体、主体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主体教育思想的依据
主体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主体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主体教育思想的含义
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主体教育思想的途径
贯彻主体教育思想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第四章 学生个体社会化和思想政治课教学
第一节 个体社会化概述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个体社会化与主体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中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个体社会化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
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
个体社会化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个体社会化是弘扬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的必然要求
个体社会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生个体社会化
过程中的作用
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看
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看
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内容看
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途径看
第五章 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挑战
市场经济对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滞后性和封闭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教育目标
调整充实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改进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效
第六章 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第一节 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依据
素质教育的含义
主体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素质教育促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的变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改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第七章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分类及选择
第二节 课堂教学模式的历史演进
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代教育模式
近代教育模式
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演变实质上是教学结构的变革
第三节 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
和谐一尝试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一自学一三论"教学模式
——教法转变为学法探索之
"辩论一评论一总结"教学模式
——教法转变为学法探索之二
"导一议一讲"教学模式
第八章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与学的方法
第一节 从主体教学看教学活动的优化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
激发并持久地稳定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的方法
教法概述
教法的类型与运用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学的方法
学法指导概述
"三先三后"学习方法及指导
学生自学指导
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教法与学法的统
教法与学法统一的必然性
教法与学法的辩证统
第九章 思想政治课课外教与学的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辅导
思想政治课课外辅导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课外辅导的基本类型
思想政治课课外辅导中的心理辅导
思想政治课课外辅导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特点和形式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指导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指导的主要方法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意义
第十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媒体的选择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媒体的应用和选择
教学媒体的分类
思想政治课教学媒体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媒体的演示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媒体的选择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
CAI的普及将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CAI辅助教学的课型设计
CAI辅助教学的设计原则
思想政治课CAI教学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
对思想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若干认识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与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与评估概述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与评估的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与评估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与评估的方法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与评估的指标体系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考核与评估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考核与评估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研和科研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的教研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科研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教育科研的类型和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教学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