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抗争这是一场抗争,一场为了改变命运的抗争,一场持续了十年的抗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进行的;一个单位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也都要按计划调拨供给的。没有指令,生产的产品很难推销出去;没有计划,想采购的原辅材料几乎买不到。马鞍山市建机厂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散装水泥车,尽管性能优于全国同类产品,尽管产品符合国家推广散装水泥的产业政策,却因为没有纳入计划,结果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买不到。而且,汽车类的产品还必须纳入国家一级的计划,你才能配到原料,你才能卖出产品。于是,在一个小型的国营企业和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摩擦。因双方力量的极度悬殊和不对称,确定了这不是公开的面对面的抗争,而是迂回的、曲折的也是智慧的抗争,所以我称之为“另类的抗争”。80年代初,全国工业依然是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不幸的是,马鞍山市建机厂却被逼进了市场经济。用“不幸”这个词,是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确实是一大不幸。产品造出来了,唯有纳入国家定点厂才有出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刚生产了几辆散装车,就想成为国家定点厂,简直是奢望。把产量搞上去并不是难事,能生产一辆,就能生产十辆甚至百辆,但是生产出来了不准你卖,产量又有什么意义?唯一的出路是自己找市场。郑宏敏,这位最初是光杆司令的供销科长,还有两年后才充实进来的沈伟良、陈祥斌,为打开散装车的销售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把自家制造的散装车拍成照片,印上许多份,各自揣上几张,就踏上了渺茫的推销征程。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各省市推广散装水泥办公室,因为他们掌握着散装水泥设备的分配大权。“我们是马鞍山市建筑机械厂的,向你们推介我们生产的散装水泥车。”销售人员陪着笑脸,向散装办公室的负责人摊开了照片。“马鞍山市建筑机械厂?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厂嘛。”“是呀,我们刚刚开发的新产品,以前没和你们接触过,所以……”“有国家计划吗?”“还没有。不过,我们的产品结构和性能都比国内同类产品要先进,您不妨……”话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那可不行。没有纳入国家计划的产品,我们一般不采购。”一次次奉上笑脸,又一次次碰壁。可贵的是,碰壁并没有使他们灰心。这家碰壁跑另一家,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最后,索性打起了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