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问题与对策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问题与对策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问题与对策

定 价:¥58.00

作 者: 胡培兆、陈其林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行业经济 经济建设与发展 中国经济 经济

ISBN: 9787561526057 出版时间: 2006-08-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16 页数: 41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产业发展的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取舍,工业化道路中的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工业化道路中发展工业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工业化与农村人口的转移等。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文集,全书分为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与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或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问题研究几个部分,收入了众多关于中国新型工业方面问题的研究性论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问题与对策》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中国开放进程中的增长动力(代序) 林崇椰
第1篇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学与用 胡培兆
科学发展观与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学 杨宝兰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政治经济学关于发展的内涵 徐佩华
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思潮与社会责任 周 冰
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顾自安
论科学发展观对产权与产权制度的人本要求 王海杰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伦理向度 邹文杰
第2篇 科学发展观与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与制度缺损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结构调整问题的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 陈其林(48)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
——基于生产力源泉的经验分析 林金忠
中国转型期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再审视
——要素价格扭曲与粗放式增长锁定的反思 靳 涛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思考
——兼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陈 雯
从长波关系看我国的工业化发展 杨文进
增长的悖论与悖论的增长
——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 贺晓东 李 伟
第3篇 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维 赵振华
基于软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硬资源的约束到软资源的突破 李海舰
循环经济视角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纪玉山 常忠诚
循环经济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以天津发展循环经济为例 沙景华 刘晶 田巧芳
论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 简新华 余 江
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信息化 傅丽芬
论传统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体制创新 李时椿
技术寻求型fdi: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施本植 冯安梅
有效竞争与市场结构演变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微观基础构建 陈爱贞
第4篇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
——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中的一个新原理 程恩富 廉 淑
试论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我国的后发优势及其实现方略 沈维新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后发优势 陈雅萍
金融系统初始条件、后发优势与工业化模式选择 孔凡保
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发挥我国后发优势的实现方式选择 李炳炎 江 皓
论新型工业化后发优势的向度模式宋天和 莫 棉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后发优势的发挥 李 晶
第5篇 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或产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 刘志彪 张 晔
外来投资在不同地区对当地企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佛山、东莞、深圳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林民书 杨治国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制度性因素分析孙敬水 熊 璐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周加来 晏宗新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彭安玉
“中部崛起”中的产业选择与城市化发展 景普秋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
——兼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吴 骏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马春辉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区域竞争:态势与政策 田学斌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卢丽春
中国地方保护的研究进展踪家峰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物流体系的建构 刘龙政
国际经济自由化进程中的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
——中国it制造业企业规模战略思考 宁露涛
我国网络型产业的有效竞争问题探讨 徐 华
第6篇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问题研究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原因和政策分析
——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程晶蓉 柳 欣
马来西亚的国情、外商投资与工业发展 mohamed aslam
艾滋病在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应用 dylan sutherland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刘根荣
一一种农业生产与分配的组织形式:农业企业 张庆
增加农民收入与和谐社会 范卫萍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