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脏外科学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首任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中方主席、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吴孟超院士是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从1956年起就开始从事肝脏外科事业,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率先成功地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成熟、壮大。吴孟超院士是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即“二期手术”的概念;针对肝癌手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针对我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吴孟超院士还组建了当今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项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 Med.》、 《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Gastroenterology》等学术刊物。吴孟超院士是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50年来,已发表学术论文801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肝脏外科学》、《Primary Liver 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省部级一等奖等10项,各种荣誉26项,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我国,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1996年2月,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中央军委主席签署命令,授予他“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