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英,女,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编辑本段]【主要科研方向】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管理 、农村教育[编辑本段]【主要科研项目】1.全国中学教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教育部师范司“九五”重点课题,立项时间1998年,经费5.0万元,主持人。2.师范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经费0.1万元,主持人。2000年12月结题。3.吉林省农村区域性素质教育评价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批准时间2001年11月。经费0.2万元,主持人。4.中小学管理评价研究,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课题,项目批准号:00ZXZ036,立项时间2001年1月。1.2万元,主持人。5.中国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项目批号:02JAZ880006,批准时间2002年12月,8.0万元,主持人。6.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模式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5年6月批准,(2005、6-2008、6)项目批号:05JJD880005 ,经费:20万元。7.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立项编号:GH0597。2006年9月。[编辑本段]【主要科研成果】论文目录:1、谈教师与学生的三种基本关系,《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6。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1998、8全文转载。2、论教育价值的构成,《社会科学战线》1998、6。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5。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1998、7全文转载。4、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环境的思考,《教育科学》1998、6。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1998、10全文转载。5、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三题,《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6。6、关于建立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的思考,《教学与管理》1998、12.7、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9。人大报刊复印《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全文转载。8、高校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吉林教育科学》高教1998、3。9、谈教育实验效果的科学分析,《吉林教育科学》1998、610、小学课外活动的教学原则及贯彻方法,《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1211、在二律交叉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1998、1。12、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三个问题,《教育管理与实践》1999、1013、也谈素质教育与考试升学,《松辽学刊》1999、414、关于问卷调查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1。15、对“3+X”高考改革方案的思考,《吉林教育科学》普教2001、3。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1、10全文转载。16、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9;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3、2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2全文转载。17、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5。《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6转摘。人大报刊复印《教育学》2003、2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教育学》文摘卡2002、4转摘;18、“三高”与素质教育——高考现象透视,《现代教育科学》2002、8。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2、12全文转载。19.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9;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3、2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2全文转载。20.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3、8。21.教育评价中几种关系的理论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3、5。22.校长要为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支持型环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10。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1全文转载。23.教育“以人为本”辩释,《当代教育科学》2003.21。24.学会对学生评价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 、5。25.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1。26.主体群视阈下的师生关系解读,《当代教育科学》2005.2。27.20世纪西方教育组织理论视阈下学校观的嬗变《外国教育研究》2007、6。(第二位)28.中国和加拿大农村普通中学绿色证书制度比较《外国教育研究》2007、12。(第一位)29.中国农村高等教育:概念 探索 对策《中国农业教育》2007、6(第二位)30.王景英、曹春艳:中国和加拿大农村普通中学绿色证书制度比较《外国教育研究》2007、12。CSSCI31.王景英: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性质、价值定位于深化改革《当代教育科学》 2007、932.王景英:两类知识基础:农村社会发展对义务教育的诉求,《教育科学》,2008.1。CSSCI33.王景英 耿得科: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局限性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CS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