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新加坡人”徜徉新加坡街头,满目都是不同族群肤色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棕皮肤——不同的种族,却一同欢笑、一同歌唱、一同起舞……这个东南亚的大都会,肤色各异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和睦相处,不分彼此。这里是海洋十字路口上的“人种博物馆”,更是一片羡煞世人的人间乐土。他们不仅仅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菲律宾人、阿富汗人、缅甸人、阿拉伯人、非洲人、欧洲人、混血人,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加坡人”。在新加坡的410万总人口当中,76%是华裔,15%是马来裔,6%是印度裔。从以上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是新加坡的三大民族。由于来源地或方言的差异,这三大民族中也还有不同的群体:印度族中有泰米尔人、旁遮普人、锡兰人、锡克人、古吉拉特人、孟加拉人、泰卢固人、帕坦人和僧伽罗人等;马来族中有马来人、爪哇人、武吉斯人、邦加人、米南加保人等;华族的情况更为多样,从祖籍地域与语言不同可分福建、潮州、广州、客家、海南和三江等六大系。印度人之间讲泰水尔语或印地语,而在商贸中讲英语;马来人之间讲马来语;普通话目前是最流行的华语,而粤语、潮州话、闽南话、客家话等方言曾是相当多的华人的口常语言。1965年新加坡独立时,李比耀就指出:“在新加坡,我们将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罔家。这个国家不是一个马来人的国家,不是一个华人的国家,不足一一个印度人的冈家……不论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每个罔民都应首先有困家意识,都要认同我是新加坡人。”新加坡的一个重要固策便是一 实现新加坡民族大团结。新加坡所有常住居民,无论属于哪个民族,都是共和国的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就如同李光耀所强凋的——“不分种族,都在国旗下效忠”。政府提倡民族混合居住,原来同族聚居一处的情形已不复存在。民族混合居住改善了各族人民的关系,促使了他们的互相了解。现在大部分新加坡青年人都能流利地说二=三四种语言,对自己“新加坡人”的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然而,这样的认同在30多年前的新加坡,却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年纪稍长的华人都还记得,那时候老师会在课堂上教小学生们说:“我是新加坡人。”还特别嘱咐他们不要老说“我是华人”、“他是马来人”或“他是印度人”,而要记住“我们都是新加坡人”。从小学到高中,每天上学都要参加升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