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忘。真的是这样吗?沈家为什么回落得如此下场呢?真是因为他富有了吗? 靖难之役,南京城破,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踪,有说自焚宫中,有说化装成僧人出逃。一场大火湮灭了一段历史,建文帝的下落也就成为明史的一大未解之谜。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的写照。他的命运与明朝的两次重大事件——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紧紧联系在一起。土木之变,拥立新君,使他成为救时英雄;夺门之变,旧君复辟,使他命丧刑场。在新旧皇帝的轮回交替中,于谦扮演了极其尴尬的角色。本书为你解析明朝十五大悬案:沈万三因富致祸、胡惟庸党案、蓝玉党案、建文帝的下落、郑和七下西洋、于谦为何沉冤西市、海瑞罢官、崇祯太子飘零何处……你想知道的明朝秘史,尽在本书中。作者简介冯玉荣,湖北京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文化史。参与编写《中国经济通史.明代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发表学术论文有:《颜之推的妇女观》、《从社会史的角度审视中国漕运——评吴琦》、《编纂群体之研究》、《晚明几社文人论兵探析》、《究利病,通权变——批注研究》等。编辑推荐云奇身分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为了纪念柔石,曾将他与同乡台州的宁海方孝孺相提并论,说他有点台州式的硬气,还有点迂。时至今日,方孝孺仍是人们感叹的话题。一个曾经辅佐帝王,被世人称为“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的一代才士,却惨遭灭十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棣如此震怒以至于非要灭他十族呢?蔚为壮观的七下西洋却留给人们无穷的思索,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如此大规模的船队,是如何进行远航的呢?为什么规模如此庞大的航海活动、航海贸易随着郑和的故去,就戛然而止?既然已经拥有如此庞大的舰队,为什么晚明和清朝时的海军面对入侵者却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