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中国当代小说上海魔术师

上海魔术师

上海魔术师

定 价:¥22.00

作 者: 虹影
出版社: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现/当代小说

ISBN: 9787208066021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11 字数:  

内容简介

  著名作家虹影首部暖爱小说,转型之作,《饥饿的女儿》朴实文风与《K》细腻笔法的完美综合,充满朦胧、奇妙、神秘的少年情愫,一改往日凄楚与不完美的结局,讲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情感故事。流浪的犹太人“所罗门王”和他收养的中国孩子“加里王子”,遭遇到古灵精怪的杂技女孩兰胡儿和她的杂耍班子。在1945-1948年的上海大世界,时局诡谲,西洋魔术与杂耍班为时局所趋,同场谋生,各怀心事。奇幻的魔术,惊险的杂技,困惑的兄妹之谜,两个少年的成长被朦胧、奇妙、神秘的情愫照亮。默契的配合演绎出精湛的绝技,一次次从死亡中挣脱,他们终于明白,此生无法分离。作者简介: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四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出版。 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1997《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编辑推荐:罗马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虹影最新力作!《饥饿的女儿》与《英国情人》的完美结合。爱情魔术师:1.爱情是一种魔术。2.爱情让人成长,拥有爱情,普通人将变成身怀绝技的魔术师。靠着默契,加里和兰胡儿演绎出精湛的绝技,成长为彼此的支柱与伴侣。爱情与魔术让他们逃脱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一次次从死亡中逃脱。3.真的爱情可以穿越灾难。真实开放的大上海:1.1945-1948年的上海。抗日胜利之后的上海,面对时局跌宕,各派势力皆有重新组合的精彩变故。在此背景下,无力主导历史与自身命运的底层人民只能随波逐流。虹影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她并未放弃对随波逐流者的同情与注视,反而从这些并不传奇的日常生活中重新开掘出时代的波澜壮阔,以一个更加贴近人心的故事直探那个特殊年代的上海风貌与世道人心。2.国际化的旧上海。通过引入流亡犹太人的视角,虹影将40年代的大上海与当时整个世界风雨飘摇的时局联系在一起,跳出了以往旧上海小说过于地方化的窠臼,更真实地再现了久被忽视的旧上海作为国际化文化城市的一面。魔术世界:西方魔术、东方杂耍。虹影潜心沉浸魔术世界十年,首次以文学的形式再现了西洋魔术与中国杂耍同场谋生、奇幻惊险的上海大世界。惊险奇诡的幻术层出不穷。更有犹太魔术不传密技穿插其中,引人入胜。一本奇诡莫测的小说。虹影总是能让人惊喜。 著名作家 苏童 这故事让我想起狄更斯的作品,虹影成功的重现了上海那个时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境况。结局精采万分,最巧妙是主角以魔术师的本事存活下来,这样的结局与主题,书名都是绝配。 台湾著名作家 黄宝莲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天地,既不必为论家的批评所限,亦不必为读者的要求所限;可倚恃者,惟有个人的天分、见识与兴趣。我读虹影《上海魔术师》,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文学评论家,新星出版社总编辑 止庵 虹影,我是望尘莫及了。虹影向魔术师表达敬意,虹影自身就是话语的魔术师,她制造的上海神话,令我们不安,因为超越了我们意识所能企及的范围。 文学评论家,同济大学教授 朱大可 虹影由此为中国的现代性开辟了新的想象路径——这种路径不仅穿过昔日上海的大世界,也一直通到这个全球化时代和网络化时代的中国。 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中国在海外的女作家中,虹影是最值得关注的,她拥有的恰恰是国内作家缺乏的丰富国际写作经验。虹影的重要是不可忽略。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魏心宏 虹影的《上海魔术师》,从“大世界”的独特角度来寻找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征。 新民晚报 虹影对细节有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眼光,读到她关于梦想的需要,关于色彩与光明的需要,无人会不感动。 英国泰晤士报 虹影的叙述,其坚忍和想象力,其幻异能力,使人着迷。 美国洛杉机时报书摘:前言一、本书灵感的由来 两年前的夏天,我正在苦苦构思这本小说,信步走到大世界门口,吃到了香喷喷现煎的臭豆腐。正满心高兴着,抬头一看,大世界关了铁栅,落了大锁。旁边的人看到我一脸惊奇,就说:“破产了,永远关门了。” 痛惜之余,我在这本书里重造了一个大世界,这样的“游乐场”,是杂语的狂欢之地,复调的竞争之所,现代性的实验地,中国文化的符号弹射器。我的主人公,进了大世界更加鲜活蹦跳起来,他们哭,他们爱。我相信那些望文生义懒得仔细读书的批评家大教授,那些喜欢无中生有恨不得把烟煽成烈火的编辑,一看我这书名,就笑岔了气。简单的中学生知识:这小说肯定是小模仿《卢布林的魔术师》,肯定是大模仿《大师与马格丽特》? 现成的机会:街头恶少起哄,不偷打一拳白不打。前年全国报纸轰传我的中篇《绿袖子》“涉嫌抄袭”杜拉斯《广岛之恋》。追问到底,竟没一人如此说过。可只要一个网站开个头,说某人说过一次,其他媒体全会跟上。所谓一犬吠影,百犬吠声。要问起先的影子在哪里 ?哪个犬都朝你翻白眼。思前想后,我索性就给嗜好这一套幼儿园式批评的人翻开底牌:这部小说灵感的源头在何处。我最早想到的书,是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的《发条橙》(ClockWOrlk OraIlge)。这本书有中译本,完全丢失了原书语言的怪味。原书是未来社会中一个小流氓自述的犯罪史,用一种英语、俄语和意第绪语的混合语,原文读起来怪异百出,英文读者大致能看懂,却非常惊骇:在堕落的未来,英语也被蹂躏成如此样子!这本怪语小说,却是单语小说:主人公兼叙述者的语言一路贯穿。《上海魔术师》没有走这条路。因为我想写一本杂语小说。我的小说,如果有模式,那就是乔伊斯(James Joyce)的《芬尼根守灵》(FiImegan's Wake),一本无法翻译的书,当然至今没有中文本。语言能变形到如此程度,就舞蹈起来。叶芝问:“如何分清舞蹈与舞者?”一旦语言表演柔术,肉身扭曲起来,魅力就成为语专本身。论者说《芬尼根守灵》倚仗了西方语言多元的根,那么现代汉语呢?现代汉语也是多源多根的。至今中国作家做的是单根迫源——京味小说、秦腔小说、湘语小说、鸳蝴式小说。我在想,把现代汉语的多元多源,不朝均匀靠拢,而是向各种源头方向拉,像宇宙大爆炸一样飞散,情形会如何?会开拓出几个星系? 所以,这本书,是一本复调的《发条橙》。二、兰语小说 于是有了这本语言实验小说——让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各说各的语言,各想各的语言,各用各的语言叙述故事。而这几个人物,语言风格完全不同。犹太人所罗门“王”,说的想的叙述的,是《旧约圣经》的语言。这种风格,容易标记,但用于中国的日常生活,就有些怪异——不过现代汉语的形成,正是来自吸收怪异的外国说法。各种外语的翻译,对现代汉语形成的决定性影响,文化史家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所罗门的对手“张天师”,说的想的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江湖语言。《水浒》、《金瓶梅》里的俚俗语,已经不用了,晚清民初,江湖语言却有新的发展。我小时候熟悉的流浪汉语言,川江水手中会讲故事的能人,他们说的话之生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罗门收养的中国孤儿,“加里王子”,是个语言海绵,把旧上海流行的任何语言——洋泾滨英语、市井语,“戏剧腔”,以及养父的半外语,全部吸收混杂起来。我努力“创造”加里的语言,后来发现,这其实就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就是一种多元复合的语言,加里的说话方式,只是把元素重新分解开来。张天师刁钻古怪的女徒弟兰胡儿,从小天天练柔术,把身子折过来叠过去,她说的想的成为变形的肉体之代言,一种只有这个人物才说得出来的“ 兰语”。这个“兰语”让我伤透脑筋:我必须在脑子里不断让汉语演柔术。兰胡儿是整本小说最主要的人物,《上海魔术师》基本上是在兰胡儿的观察和思想中流动,因此,这本小说,不可避免是一本“兰语小说”。加里王子和兰胡儿是这本小说的真正主人公,这对少年少女在四年之间,痛苦地长成男女青年。由此,必然有童稚语与成人语的对立,也有叙述语言本身的长大过程。我怎么分得清柔者与柔术? 兰语就是我的语言。兰胡儿就是我。三、杂语之美 这是一本众声喧哗的小说,是各种语调、词汇、风格争夺发言权的场地,自然不是《海上花》那样的“沪语”小说,虽然上海话免不了冲进大世界来打擂台。中国的现代化,正像现代汉语,就是各种声音各种文化冲突竞争、对抗、杂糅的结果,哪怕胜者,最后也发现自己吸收了对手的语汇。我说过了,我的实验,正是想把现代汉语拉碎了来看。这个语言实验,也是中国现代性的分解。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型,正穿行在这种“杂语”中。说这话,不是炫耀,并非自夸我做到了现代中国作家没做到的事,而是说,我试图做一件中国现代作家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做的事:杂语化小说。再说一次,我不是说其他作家作品中没有复调杂语,我是说可能(可能!)我是现代中国第一个有自觉意图、试写杂语小说的人。把小说放在“大世界”,也是为了这个杂语目的。大世界,就是不让一种演出方式独霸,各种戏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吸引看客。你说我唱,各擅胜场,保持杂乱,拒绝合一。究竟是杂而合一更美,还是分一而杂更美?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化中合一的因素太多,现代汉语似乎已经有标准(这不完全是好事),不合标准谓之恶搞,谓之出怪。其实,这个合一的表面,掩盖了多源渐渐合一的流程,掩盖了曾经有过的多元并存。我把这流程放到一本书中,目的是想让自己,让大家看到汉语曾有的杂出之利,将来或许会有的多变之美。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大世界,我们也会再有一个汉语大世界。四、读者与译者 在文化市场化的今日,我这么做,是否逆潮流而行,是否有意让读者讨嫌?毕竟让大世界关门的,是无情的市场。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文化人似乎把读者看得过于片面了,要不就是无知群氓,要不就是手握钞票的诸神。其实错了,读者本身,就是杂语之根,他们肯定能明白,他们自己就是中国杂技与西洋魔术的儿女。读者可以通过不同文体,分头进入兰胡儿与加里的世界,最后携起手来。此文不谈小说的内容主题等等。其实,正因为这是本文体实验小说,故事就不得不更精彩一些。精彩的故事,如艾略特所说,是“骗看门狗的肉” 。我想在故事后贩运的“私货”,已经公开于上,敬请垂注。当然,这就要请批评家大教授编辑们多花几分钟读书,才做断语。反正,读者们是一如既往,会读了书才笑几声,骂几声,或者夸几声。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有些批评家一口咬定,我的小说都是为翻译而写。对这些想当然的懒人,我已经放弃了说服他们的努力。这本书会不会有人翻译?我无法预料一本书的命运。不过,我能说:翻译者,我同情你!如果你只能译得像中译本《发条橙》,不译也罢。

作者简介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四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出版。 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1997《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图书·英国情人(原虹影情色小说《K》)·绿袖子(虹影新作)·谁怕虹影[看更多同作者的图书]

图书目录

大世界的杂语演出(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大世界中的小世界(后记)
附录一 虹影主要创作年表
附录二 虹影获奖情况一览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