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含三十篇文章,每篇文章就该书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某一侧面进行以点带面的介绍。先勾勒介绍这一文化侧面,再就该书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这一侧面价值进行概括和介绍。参加编写的是全国各大院校文史哲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该书曾于199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代表中国文化的三十本书》出版,此次再原书基础上做了部分修订,再次出版。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如今我们要到哪里去找中国传统文化? 浩瀚的典籍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那些百世流传的经典便是中国文化精神之所在。《论语》开启了影响中国千百年的儒家思想,《韩非子》是法治思想的源头,《孙子兵法》代表了中国人对古代战争的精辟总结,《坛经》代表中国佛教的成就,《老子》《周易》《史记》《红楼梦》等分别代表着中国哲学、史学、文学的特点和达到的高度……不用担心文言文的隔阂、历代注疏纷杂、各家解读的不一;读本书,通晓三十部经典,帮助你看透中国文化精髓! 经过了至少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或显或隐的争论,时至今日,各式各样的西化主义多已偃旗息鼓了,各式各样的国粹主义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朦朦。 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不少人心痛首疾,忧国忧民。 人们也许没有权利指责当今那些不知人生目的、只知“潇洒走一回”、 “一次爱个够”的青年,因为正当他们需要吸收养料的时候,他们的父辈都也正在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为好哩。 鉴于一些青年当中存在着的这种文化荒芜、精神空虚的现状,我们设想,如能推出一本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著作,少而精,质而文,约而博,俗而雅,让读者有时间读起,有兴趣读完,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也许对于我们民族的未来多少会有一点助益。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必先解决,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是否仍有价值? 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民族总是某一特定文化下的民族,文化总是某一特定民族中的文化。历史已经证明,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来构筑未来大厦;如果无视传统,一味前倾,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回复。 于是,我们诚恳地献出了这本小书。 我们不敢说书中所选定的三十部古籍便足以代表了中国文化,便一举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选了三百部或三千部,也是办不到。因为中国文化实在太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实在太源远流长了。但是,如果说一滴水珠可以映出太阳,一粒砂子可供想像世界,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难道就不能从一些细小的物事(譬如说一个盆景、一局围棋)中悟得么?这样看来,三十部古籍也就不嫌少了。 因此,我们勇敢地献出了这本小书。 我们深知,只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远远不足以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相信读者还会选读其他书籍,全面猎取精神食粮。 我们也深知,一本小书远远不足以消解前述的忧虑;甚至可以说,文化问题原来就不是文化手段所能真正解决的,它还需要别的相应手段。 我们奉献了,我们期待着。 庞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