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1871~1922) Proust,Marcel法国作家。1871年7月10日生于巴黎,1922年11月8日卒于同地。自幼身体羸弱,9岁时得哮喘病,终身为病魔所苦。中学毕业后志愿服军役一年。后入巴黎大学学习文学,1895年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经常为杂志撰稿。普鲁斯特在青少年时代喜欢交际,与作家法朗士及其他一些文学界名流相识。他的创作活动始于学生时代。1892年,同几位朋友创办《宴会》杂志,并发表一些随笔和短篇小说。1896年出版作品集《欢乐与时日》。1896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若望·桑德伊》,未完成。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自传体小说《若望·桑德伊》和论著《驳圣伯夫》两部手稿,经人整理后分别于1952年和1954年问世。1906年起,他病情加剧,整日闭门写作,撰写出传世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作品建立在《若望·桑德伊》的题材和《驳圣伯夫》的文学观点上,以革新的姿态、新颖的手法写就。全书分7大部,共15卷,第一部《斯万之家》完成后,因遭出版商拒绝,自费出版;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身旁》,获龚古尔文学奖;以后陆续出版了第三部《盖尔芝特之家》、第四部《索多梅和戈莫勒》。最后3部是在作者身后出版的《女囚》、《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和《过去韶光的再现》。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以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贯穿全书,主线是“我”对自己青春年华的怀念和追忆,其中穿插许多自成一体的独立故事,作品展现了上千个人物,有贵族、大资产者和劳动人民,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上层社会广阔的画面。作者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运用触发性回忆,打破传统的时空概念,他的回忆是意识不断涌流的表现,以艺术形式熟练运用柏格森的心理时间概念,把时间作为主宰作品的“精神人物”,同时,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精到的心理分析。作品开辟了当代小说的新篇章,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普鲁斯特还翻译了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