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

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

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

定 价:¥16.00

作 者: 彭孟尧 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哲学与宗教 其他哲学

ISBN: 9787108025784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32 页数: 186 字数:  

内容简介

  若思考、认知与情绪是大脑的作用,那么刻骨铭心的爱情与永恒不变的友情,难道只不过是大脑神经系统反应下的产物吗?这种说法好似贬低了人的价值,却仿佛同时提供我们关于“人”的另一种想象。身处科技与幻想发达的时代,我们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创造出会思考的机器人,例如击败过世界棋王的电脑“深蓝”。我们更梦想着有一天机器人能够更像人:除了思考,还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人类真能办到吗?是我们的想象力太过丰富了,还是目前的科技仍不够发达?本书将最近三十年来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做了一些整理,以浅显的方式来说明这个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里,重要的哲学问题、哲学学说及其遭遇的困难。不仅让读者对人类价值作深切反思,亦是开拓视野的阅读经验。学历/美国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现职/台湾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专长/心与认知哲学、知识论、逻辑学 如果思考、认知与情绪是大脑的作用,那么刻骨铭心的爱情与永恒不变的友情,也只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一连串反映?如果情感只是脑神经的反应,当我们创造出会思考、有情欲的机器人时,要如何区分彼此呢?人类的思维和情感表现真的只能用大脑神经系统来解释吗?还有什么关键被忽略了吗? 本书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避免艰涩的学术名词,来介绍并解说哲学家对于心与认知的研究,因此本书的读者定位在具备一般理解能力的朋友,而不是学术界已有所成的资深前辈。 哲学人的哲学事——序言 遇见哲学的那天: 第一次接触哲学应该是大一修“哲学概论”的时候吧!说实在的,那门课无趣得很!我只记得那位老师教到很古老年代的希腊时期哲学时,提到一位哲学家说:“世界是由火构成的。”然后那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双眼睛,眼睛里有火,在眼睛外面老师又画了熊熊烈火。然后老师说:“这位哲学家认为,因为世界都是由火构成的,所以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东西。”天哪!我在读大学吗? 我无意冒犯我的老师。我只是在想,我绝对不会将我的一辈子投入在研究这种无聊的问题。或许老天爷觉得我应该学哲学吧!因为系上来了一位大家都很尊崇的老师,我随着热潮,修了他开的西方哲学史。我们读加缪的《异乡人》,几个同学非常热烈地讨论这本书。我们几个天真没开窍的傻小子,一致认为那是哲学,那是我们很想学的东西。就这样,一路走来,凡是沾上哲学的课都是我的目标,凡是沾上哲学的书,都是我想读的。我才不管那是先秦诸子,还是隋唐佛学,才不管那是柏拉图的《对话录》,还是康德的《第一批判》.总之,只要是沾上哲学的,我都想读一读,我都想知道书里面在说什么。 我一心想出国学哲学的梦想强烈到了极点,可是刚到国外学哲学时的挫折,也让我不解到了极点.老师教到一位德国哲学家的学说,提到他关心的哲学问题,改用中文的例子是:“孔明等于孔明”和“孔明等于诸葛亮”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天哪!我出国留学就是要学这个吗?哲学太深奥了,我的资质太驽钝了!我想,在这个知名的大学里,知名哲学家教的,必定有其道理吧!于是我耐心地一点一点学习,直到取得了博士学位!我逐渐逐渐发现,英美分析哲学真的是我想学的哲学。我很难描述这种思路的转折。我是在哪一天遇上哲学的呢?在我被他吸引的那一天! 哲学对作者的意义: 哲学不是坊间的算命,哲学也不用来算命,哲学也不是混淆人心的玄思空想。在分析哲学领域里学了这么多年,我逐渐感受到,学哲学不仅让我的思想更缜密、分析更犀利,尤其让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与科学那种密不可分的关联。在我看来,哲学跟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一样,是一门严谨而值得追求的学问,是以理性思维来发掘真相的学问。 每门学问都有其专有名词,更有其独特的理论问题。哲学的问题,不论是形上学的、知识论的,还是心与认知哲学的,都是来自于人类纯粹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我们的心智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我们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究竟有多大的分量,等等。科学家也在探讨其中的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每门科学的背后都有一套哲学想法不容轻视,我更希望了解这些哲学的想法。 许多人都说“哲学没有用!”哲学家除了会用一些让人退避三分的名词,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大道理之外,似乎没有任何用处。这是误会哲学了。如果所谓的“有用”是指能不能让人赚钱,那么有太多的学问都是没有用的。然而如果所谓的“有用”是指对于真相的了解,满足人类天生的求知欲,那么还有什么比哲学和科学更有用的? 正如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物理学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对哲学有兴趣,不是每个人对于哲学家提问的问题有兴趣。我偏偏碰巧是对于这些问题充满好奇心的人。我还称不上是优秀的哲学家,然而,“舜何人也,于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沉浸在哲学研究里,是我一生的志趣。 本书特别之处: 什么是“思考”?什么是“认知”?什么是“情绪”?哲学家发现“人心”真是难以度测。天文学家都已经提出宇宙是诞生于150亿年前的学说了,我们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绪、每天都在运作的认知、乃至于每天都面对的自己,却所知有限!这确实令人诧异! 当代哲学家认为空想是没有用的,正本清源之道还是在于清楚了解“思考”、“认知”和“情绪”到底是什么?这门20世纪新兴的心与认知哲学,对于我们的心智与情感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将近百年的哲学研究,虽然还说不上已经彻底了解了人类的心智与情感,但经过多年的努力,英美哲学家已经有非常丰硕的成果——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研究哲学一直给人一种错觉与挫折:为什么总是有问不完的哲学问题?为什么哲学家对于每个哲学问题总是有歧见?为什么好不容易才有了一点头绪,觉得某个哲学主张对于问题的解决已经呼之欲出,随即就有别的哲学家说,那个主张有许多漏洞?这本书介绍的哲学也不例外。当我们觉得问题即将解决时,就会有哲学家告诉我们还有更艰难的问题在我们眼前。这绝对不是哲学家故弄玄虛,而是既然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相,没有真正说明真相的哲学学说怎么能让我们满意呢?从正面来看,这其实是好事,每一次的批评与修改就代表往目的跨越了一步。 目前国外已经有不少书籍有系统地整理了这些哲学发展及其成果,唯独在中文界这类书籍仍然付诸缺如。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在中文界抛出一个引玉的砖石,期待中文界开始熟悉并注意到英美哲学界在这方面的努力与贡献。 我在本书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避免艰涩的学术名词,来介绍并解说哲学家对于心与认知的研究,因为我将本书的读者定位在具备一般理解能力的朋友,而不是学术界已有所成的资深前辈。我不知道我成功了没有。我走的哲学路是曲折的,因为一路上都为艰涩的学术所苦,慨叹没有浅显而适当的指引。我将这本书当作一个开始、期待有更多更多帮助年轻学子的好书出现。 这本书当然没有办法将所有这个领域的重要问题、概念及学说——解说,还有许多许多不得不割舍的。在行家眼中,这本书说得太少了。不过,我觉得与其耗费时间去知道所有的学说,不如让读者自己有机会思考并发展自己的想法更有价值。 没有必要每个人都要做一个哲学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有做哲学家的时刻。偶尔,你也在思考这些哲学问题的,不是吗?希望这本书也能给我的读者一种感觉、一种想要发掘心与认知真相的冲动! 彭孟尧 谨志于中正大学哲学系

作者简介

  彭孟尧,美国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现职台湾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专长:心与认知哲学、知识论、逻辑学。

图书目录

哲学人的哲学事——序言
1 心与认知的哲学困惑
 人是万物之灵?
 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
 心存在吗?
 心与认知的哲学困惑
2 心物难题
 心与物的三个原则
 科学与因果概念
 我的心是私密但透明的
 心的意向性与主体性
3 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别人也有心智吗?
 心理因果原则
 自我类比推论
 从行为到大脑
4 行为、人脑、人心
 科学与物理论
 行为主义怎么说?
 行为主义的错误
 心与脑
 大家都错了!
5 会思考的机器人
 疯子的痛与外星人的痛
 图灵算机
 人与机器
 不懂中文的洋人
6 人的思维
 表征、内容与意向性
 思维语言假设
 孔明与诸葛亮
 双生地球
7 感质
 我看到的是绿色的玫瑰
 中国头
 沼泽人
 黑白玛丽
 身为蝙蝠的样子
8 动物的心
 会算术的马
 如何问“动物有没有心智”的问题?
 拟人化的思维
 动物的语言与概念
 欺骗
结论人心难测?
 ——心与认知研究的未来
中英名词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