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带有浓重宿命论色彩的小说。或许作者对婚姻中的各种问题感到无法法解决,更是无法解释,所以最终只能归结于前世冤孽、因果报应上。胡适说:"这是一部十七世纪的写实小说",这它能够表现出包括家庭生活在内的广阔的社会生活面貌,"是一部最丰富又最详细的文化史料"。他预言: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社会风俗史、教育史、经济史的学者,研究十七世纪中国政治腐败、民生痛苦、宗教生活的学者,都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大诗人徐志摩对小说作者的"写实大手笔"作了艺术的阐发:"你看他一枝笔就像是最新的电影,不但活动,而且有十二分的声色。""他把中下社会的各色人等的骨髓都挑了出来供我们鉴赏,但他却从不露一点枯涸或竭蹶的神情,永远是他那从容,他那闲暇。""他是把人情世故看烂透了。他的材料全是平常,全是腐臭,但一经他的演梁,全都变了神奇的了。""他的画幅几乎和人生的面目有同等的宽广。"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的黑暗和封建道德的虚伪。如揭露晁源之父晁思孝靠行贿得官而晃源则仗势横行乡里,他伙同小妾珍哥逼死嫡妻,竟逍遥法外。珍哥被判处死刑,晁源又贿赂典吏,在死囚牢中大摆寿宴。晁源死后,刑房书手张瑞凤看上了珍哥,竟在临中放火,烧死另一个妇人,而把珍哥换回作妾。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有一定的认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