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肿瘤学癌肿研究基础与临床

癌肿研究基础与临床

癌肿研究基础与临床

定 价:¥40.00

作 者: 于尔辛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
丛编项: 中西医结合研究前沿丛书
标 签: 肿瘤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385720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44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基础篇和临床篇两大部分。基础篇介绍了癌肿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模式,以及中医中药对肿瘤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如肿瘤免疫、分化与诱导分化、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酶学等的探索研究。临床篇收录了21种癌肿病症,这些病症都是近年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有颇多研究成果的癌肿,每一病症按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叙述,重点突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容。 本书所收资料新颖,切合临床实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可供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研和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于尔辛,1931年生,现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誉教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多种杂志编委,曾出版《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等多种专著。现为卫生部“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和上海市名中医。

图书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癌肿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一、癌肿发病和癌肿发病谱的变化
二、发病因素
(一)遗传和体质
(二)环境
(三)其他
三、预防措施
(一)一级预防
(二)二级预防
(三)三级预防
第二章 癌肿的中医发病机制
一、肿瘤的发生机制
(一)正虚邪实
(二)气滞血瘀
(三)脏腑失调
(四)痰湿凝聚
(五)毒热内结
二、肿瘤浸润和转移
第三章 癌肿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
一、中医诊断
二、西医诊断学进展
(一)影像学诊断
(二)病理学诊断
(三)临床实验室检查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研究进展
(一)中西医结合对中医诊断方法的研究
(二)肿瘤中医诊断的临床分析
四、中西医结合诊断肿瘤的学科优势
第四章 癌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一、以人为本
二、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
(一)循证医学
(二)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三)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
三、单一治疗和综合治疗
(一)单一治疗
(二)综合治疗
(三)不同分期的治疗
(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概念的治疗实践
(五)中西医结合整体调整治疗肿瘤
(六)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肿瘤
(七)中医药综合应用
(八)中西药联用方案
四、对症治疗
(一)肝癌腹水治法
(二)肝癌黄疸治法
(三)肝癌发热治法
(四)癌性疼痛治法
五、精神和体质
(一)精神因素
(二)体质因素
六、毒副作用的防治
(一)骨髓抑制
(二)胃肠道反应
(三)肾及膀胱毒性
(四)心脏毒性
(五)肺脏毒性
(六)肝脏毒性
(七)神经毒性
(八)毛发脱落
(九)过敏反应
(十)局部反应
(十一)远期毒性
七、抗肿瘤中药的不良作用及其预防
(一)抗肿瘤中药的不良作用
(二)抗肿瘤中药不良作用的预防
第五章 现代肿瘤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中医学探索
一、抗肿瘤免疫
(一)免疫功能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二)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二、分化和诱导分化
(一)诱导肿瘤细胞(株)分化
(二)诱导癌细胞前期病变分化
三、凋亡
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五、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
六、转移和抗转移
(一)激素
(二)凝血机制
(三)免疫反应
(四)组织损伤
(五)细胞外基质
(六)H-ras基因
(七)CD44基因
(八)mdm2基因和E-钙黏蛋白
(九)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十)nm23基因
(十一)Kai-l
(十二)黏附分子
临床篇
第六章 鼻咽癌
第七章 肺癌
第八章 食管癌
第九章 胃癌
第十章 肝癌
第十一章 胰腺癌
第十二章 大肠癌
第十三章 乳腺癌
第十四章 子宫内膜癌
第十五章 子宫颈癌
第十六章 卵巢恶性肿瘤
第十七章 肾脏肿瘤
第十八章 膀胱肿瘤
第十九章 睾丸癌
第二十章 前列腺癌
第二十一章 恶性黑色素瘤
第二十二章 白血病
第二十三章 恶性淋巴瘤
第二十四章 脑瘤
第二十五章 甲状腺癌
第二十六章 转移性肿瘤
附肿瘤常用药物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