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了三位著名作家——他们是林语堂(1895—1976)、许地山 (1893—1941)和杨骚(1900—1957)。他们或出生于漳州,或入籍于漳州,或长期生活于漳州。为此,他们一方面在自己的作品中生动地反映了闽南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又走出了漳州,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画面,其作品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珍品,而且也走向了世界。特别是林语堂,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是做出了十分独特的贡献。导 语:《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论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编成的。其中,少部分选入的是漳州师范学院的老师们过去在报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而大部分则是从这次研讨会的论文中选入的。 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较高层次的教学与科研的人才队伍。近向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十几项……本书虽然展示了只是本学科在研究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方面的部分成果,但也可以从中窥见到本学科的风貌。 文学传达的是人的感受和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相近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中也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人们的感受和体验假若都相同,就不需要传达、不需要文学了。所以,在文学中简单区分先进的文学和保守的文学、现代的文学与非现代的文学、革命的文学与反革命的文学,并以这种区分作为评论和研究文学的标准,是毫无意义的。 前 言:关于本书我想说的话,吴福辉先生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我在这里只补充一点:不将一个地域的文学归结为一种主要倾向,而是将一个地域文学视为不同倾向构成的整体,并且要把这个整体放到整个民族文学、整个民族文学史的更大的整体中来感受、来思考。这个意思在漳州籍作家研究中是很容易理解的。林语堂、许地山、杨骚这三个重要作家,就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派别和文学派别,他们是中国、也是漳州地域不同文化发展倾向的体现。漳州现代文化发展的充分性,恰恰在他们构成的这个整体的格局中被充分地体现出来。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认为,这就是漳州现代文化为很多地域文化所难以企及的地方。在这里,也有一个对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观察、体验和研究的观念问题。中国现代文化的危机常常不是孕育在没有变化和发展中,而常常孕育在畸形的发展状态中。“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文化是只重政治,而用政治的需要压迫了经济的发展、压迫了文化的发展,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以“文化大革命”形式出现的整体文化危机。显而易见,“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文化则有一种只重经济的倾向,长此以往,中国的文化发展还将遇到另外一种形式的文化危机。文化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只有“左翼文学”是不行的,但也不能只有 “右翼文学”。文学传达的是人的感受和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相近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中也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人们的感受和体验假若都相同,就不需要传达、不需要文学了。所以,在文学中简单区分先进的文学和保守的文学、现代的文学与非现代的文学、革命的文学与反革命的文学,并以这种区分作为评论和研究文学的标准,是毫无意义的。就说这点,祝贺《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论集》的出版。2005年12月12日 于汕头大学文学院 后 记:漳州——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了三位著名作家——他们是林语堂(1895—1976)、许地山 (1893—1941)和杨骚(1900—1957)。他们或出生于漳州,或入籍于漳州,或长期生活于漳州。为此,他们一方面在自己的作品中生动地反映了闽南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又走出了漳州,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画面,其作品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珍品,而且也走向了世界。特别是林语堂,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是做出了十分独特的贡献。漳州师范学院作为坐落在漳州的一所福建省省属高等院校,新时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对漳州籍三位现代著名作家的研究,相继在报刊上发表过一系列的学术论文,产生了一定的反响。2005 年5月14至17日,漳州师范学院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又在漳州联合主办了“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部门等五十多个单位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并提供了八十六篇论文。会上,专家学者们对漳州籍三位现代著名作家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等问题讲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论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编成的。其中,少部分选人的是漳州师范学院的老师们过去在报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而大部分则是从这次研讨会的论文中选入的。收入本集时,又请作者对论文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其学术水平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为此,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们首先应该感谢漳州师范学院的校领导、校直各部门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欣然同意与我们联合主办研讨会!感谢漳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科研处在学科建设经费、科研经费和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感谢中文系领导和全系老师们对这次研讨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如果没有他们做坚强后盾,这次学术研讨会很难开得如此成功!这本论文集也很难出版得这样顺利!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感谢王富仁、吴福辉、汪文顶、万平近、朱水涌、陈方竞、王晓琴、顾国柱、郑家建、席扬、徐德明、杜运通、姚楠、周广璜、贺立华、王兆胜等专家学者给予我们的支持和指导! 感谢钱理群、赵园、张中良、刘勇、李今、易竹贤、曾华鹏、王吉鹏等专家学者对这次研讨会的关心!他们或因教学和科研任务繁忙而不能与会,或因身体不适而退掉机票,或在与会途中又因紧急公务而被单位召回,但都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我们具体指导和帮助!感谢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前来出席这次研讨会!感谢《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史哲》、《福建论坛》和《漳州师范学院学报》、《闽台文化交流》等学术期刊的有关负责人莅临这次研讨会!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的鼎力相助!感谢王海波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 此外,需要特别道歉的是,由于这次研讨会收到的论文较多,质量也较高,而论文集的篇幅又很有限,所以只好对部分论文忍痛割爱了,为此,务必请提交论文的专家学者谅解!再加上我们的人力、财力、精力和水平所限,本书的编选中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专家学者们海涵!同时,也真诚地欢迎提出批评意见,以便于今后改正。最后,还要借此机会高兴地告诉大家,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通过不断培养和引进师资,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较高层次的教学与科研的人才队伍。近几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十几部,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十几项……本书虽然展示的只是本学科在研究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方面的部分成果,但也可以从中窥见到本学科的风貌。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把这个学科建设得更好,在学术水平上更上一个台阶。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