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舞干戚引洪波领巨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奏鸣曲
珠峰科考:站在世界之巅的追问
“有目共睹的成功范例”——中科院自主创新之“概况篇”
知识创新:改革决定命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六大亮点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有益探索——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扫描
中南海倾听“科学思想库”进言
全球变暖导致珠峰地区冰川强烈消融
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写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际
构筑知识创新的基地——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报道之
中共九常委陆续视察中科院 凸显高度关注科技工作
二等奖作品
让引领创新的潮头奔涌——路甬祥副委员长视察中科院上海地区科研机构纪行
中关村里话科学——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刘东生、李国杰
院士制度功过:中科院院长“有话要说”——路甬祥呼吁社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院士
Scientists Go Hands-On in Remote Hamlets
青藏铁路如何穿越冻土
科学无价
冰川科考札记
“这里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中科院创新文化催生“能人”涌现
院士不应是装点门面的“道具”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谈科学道德建设
莫让比较优势论干扰自主创新——路甬祥说核心技术不可能通过引进得到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新粒子
可能是科学家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粒子
帽天山上的“世纪发现”
路甬祥:科技可以创造需求拉动消费
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新
让创新之泉奔向科技的海洋——中科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呈现三大亮点
中科院向纳税人交出满意成绩单
三等奖作品
中南海的科技战略考量
一位大科学家的人生地图
我成功进行泰国海啸遇难者DNA鉴定
7国实验室同时工作 我国检测成功率最高
中科院花钱让纳税人知情
我国肝胆外科奠基人:吴孟超
人类首次成功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
期待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态系统
信任不足,中国原创遭冷遇
杨乐院士讲述胡锦涛主席到家中看望时的一幕
他还是20年前的老朋友
院士热议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黄昆院士送行
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人类蛋白质组研究”
科考队员何时不再睡“狗皮褥子”——令人震惊的落后装备掣肘珠峰科考
科普缘何难入童心
营造创新环境:还需要完善什么
寻找全球减灾体系的“软肋”
我国小麦育种获新突破——优质小麦新品系“小偃81”亩产过千斤
我社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六十位
浮躁是科学原创的大敌——王育竹院士谈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启示
周忠和:喜欢踢“前锋”的古生物学家
百年东北:生态为人类扩张买单
与巨人同行和高手共舞
中科院国际地位“节节高”
学科大交叉:探索微观世界之秘——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创新铺就她们的科学人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系列报道之二
注释“天书”
谷超豪——人生的加减乘除
中国制成人类观测太阳“最锐利的眼睛”
我国科学家首次报道青藏高原出现臭氧洞——该空洞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中心极低值比
历史同期平均值减少25%
成果不是真正的亮点
世纪风云中的科技人生——记世界著名石油化工科学家侯祥麟(上)
广播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中国科学院自主创新纪实
第一篇:在创新中跨越
二等奖作品
在全球寻找“舞伴”——中国科学院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稻米之路去往何方
三等奖作品
中国科学院自主创新纪实
第二篇:创新型人才的大舞台
电视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纪实
我国最大规模珠峰科学考察系列报道
数学家的粮食预言
二等奖作品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孟超
破译“天书”——气象学家叶笃正
记两院资深院士侯祥麟
钱伟长
动人心弦的发现
三等奖作品
魔鬼材料现形记
神奇的寡糖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全国纳米科技的研究基地
掌握你的安全
光耀中华——王大珩
铁甲威龙——反恐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排爆机器人
12亿打造“上海光源”
国内最大科学平台在沪开工兴建
附录
附录一:优秀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
附录二:“丰产奖”获奖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