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述评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述评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述评

定 价:¥24.00

作 者: 莫岳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研究丛书
标 签: 政治思想史

ISBN: 9787010059457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65 字数:  

内容简介

  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很多,本书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的一些较为重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和评析,如,当代中国党政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等,目的是让关注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人们,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人们,对相关研究及其成果的概貌有一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希望在理论上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相关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有助于深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本书力图集学术性、思想性和资料性为一体。“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述评”一章,不仅对关于劳动的争论、物化劳动即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问题进行了述评,而且对有关剩余价值、剥削及收入分配方式的讨论进行了述介,同时,对科学技术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探讨进行了介绍。

作者简介

暂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述评》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研究述评
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研究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分析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二、对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几种理论思潮的研究
(一)关于“趋同论”
(二)关于“第三条道路”
(三)关于“利害相关者经济”
第二章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研究述评
一、对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研究
(一)全球化带给世界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二)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调整
二、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的态势和走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的新
思考
三、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动态
(一)冷战结束后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的研究
(二)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党派对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研究述评
一、关于党政关系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探索
(一)当代中国党政关系历史沿革的研究
(二)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研究概要
二、关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内涵的研究
(一)党政关系中“党”的含义
(二)党政关系中“政”的含义
(三)党、政二者在组织性质与职能上的区别与
联系
(四)关于党政关系的含义
三、关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本质、地位和存在的
问题
(一)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实质和地位
(二)关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四、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思路、原则和目标模式
(一)关于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思路
(二)关于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关于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目标模式
五、关于党政分开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党政分开的地位和意义
(二)关于党政分开的含义及相关争议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述评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
(一)“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来龙去脉
(二)强调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背景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何成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情况看执政能力建设的
重要性
三、“执政能力”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执政能力”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二)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四、关于党的执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关于执政能力的评价要素分析
(二)关于执政能力强弱的评价方法分析
五、关于检验执政能力的标准
(一)“三个代表”标准说
(二)整体标准说
(三)三个标准说
六、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
(二)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遵循的
三个方面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
部分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研究述评
一、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三次大论战
(一)20世纪20一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
矛盾的论战及其理论价值
(二)20世纪60_7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
传统公有制理论的反思及理论贡献
(三)20世纪70—80年代公有制理论研究的新
突破及公有制改革理论的发展
二、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
(一)关于公有制的内涵
(二)关于公有制的外延
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二)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关于公有制的发展趋势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论
(一)关于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含义
(二)关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
(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途径
第六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述评
一、关于劳动的争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是指有用劳动和抽象
劳动
(二)整体劳动论
(三)劳动的新界定
二、物化劳动即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
(一)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三)应区分价值的潜在源和现实源
(四)应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
三、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与价值决定
问题
四、对剩余价值、剥削及收入分配方式的再认识
(一)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再认识
(二)如何看待剥削
(三)经营管理者劳动的二重性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和剩余
价值
五、科学技术与劳动价值论
(一)科学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
(二)科学技术创造利润
(三)对知识价值论的批判
(四)“软劳动”才是价值的真正实体
第七章 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研究述评
一、关于阶级与阶层的界定
(一)从阶级属性的层面上理解阶级与阶层含义
(二)从社会属性的层面上理解阶级和阶层的含义
二、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研究
(一)“层化论”
(二)“碎片论”
(三)“断裂论”
(四)“阶层关系双重再生产模式”
(五)“阶层认知的相对剥夺论”
三、关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分析
(一)阶层结构是“金字塔型”分化还是“橄榄型”
分化一
(二)社会中间阶层的形成和发展
四、中间阶层若干问题的研究
(一)中间阶层的定义
(二)中间阶层的构成
(三)中间阶层的特征
(四)中间阶层兴起的原因
(五)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及作用
(六)扩大中间阶层的路径选择
五、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产生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附录: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