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美日两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和日本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这两个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都获得了成功。本书论证并建立了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美国和日本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政策、跨国经营模式、对外贸易政策、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总结美国与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WTO条件下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性建议。本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分析本书的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提出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界定有关的基本概念,并进行有关的文献综述与评价。第三部分是理论框架的构建。在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关的国际企业行为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分析框架的理论构建:政策导向——市场选择——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经济绩效.这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基本框架是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第四部分主要研究美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二战”以后日本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经济转折的原因。第六部分是对美国、日本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异同分析,重点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跨国经营发展模式、对外贸易政策、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研究,以借鉴美日成功的经验。第七部分提出了“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性建议,研究和分析了中国“入世”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入世后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第八部分是结论与讨论,对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在做出研究结论的同时,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