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国文化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话

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话

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话

定 价:¥67.90

作 者: 陈忱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教育与信息传播 文化市场

ISBN: 9787801735669 出版时间: 200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271 字数:  

内容简介

  《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话》收集了陈忱十年来对文化产业的思考文章,其中有对话、讲课稿,也有媒体的采访。“既没有学术化,也不是完全的经验主义”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评价。 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和平台上推进,否则无法做到真正的做强做大。中国文化产业保险单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这种人才还能只靠国外引进,要靠自己培养本土人才,才可能解决人才问题和达到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动的目的。

作者简介

  陈忱,全国青联委员,民建会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执行主席。著有《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话》及主编《功夫-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桥梁》;《文化产业研究》、《北岳恒山古诗百首书法集》等文化产业相关的著作。

图书目录

自序
思考(2006年-2001年)
 现阶段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意识的重要性
 海外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的启示
 文化产业与风险投资——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方式
 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在招商过程中应处理好的两点关系
 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的质量尤为重要
 文化产业人才现状及人才培养浅析
 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如何保持原本特色——吴小如先生观点带来的思考
 如何杜绝文化产业项目决策的模糊性和浪漫化
 演艺市场的培育任重道远
 从“郭德纲现象”所想到的
 应县木塔的文化产业开发
 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前景无限——兼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以美国影视为例谈国际合作的战略思考
 欧美经验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发
 文化艺术工作者现阶段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定位
 浅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观点(2006年-2002年)
 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满学家阎崇年的谈话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素材的国际化运作——与六小龄童(章金莱)的谈话
 文化产业需要尽快形成产业学科——在“2006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化产业中图书出版的几点建议——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奥读中心的同志谈话节选
 浅谈戏剧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时的发言
 对编纂《文化产业论丛》的建议——考察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时的发言
 文化产业的现状及走出去战略——在文化部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司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辅导发言
 在华夏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民族品牌的定位与拓展———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全国文化厅局长培训班上的辅导发言
 浅谈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在内蒙古艺术管理培训班上的辅导发言
 在首届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在云南省文化产业高级培训班上的辅导发言
 文化产业将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在山东“文化产业与蓬莱经济发展”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心态、现状、人才与市场——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培训班上的辅导发言
 在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上的讲话
对话(2006年一1998年)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和运作方式(《科学时报》)
 陈忱:文化产业的“操盘手”(《乡音》杂志)
 功夫一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国文化报》)
 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召开在即(《中国文化报》)
 蚩尤文化开发第一人(《中国文化报》)
 文化产业一财富经济新形态(《文化月刊》杂志)
 寻找中国文化产业(((中华儿女》杂志)
 关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论坛的访谈(央视国际《中国报道》栏目)
 中国文化需要观点武装(《江南时报》)
 迎接中国文化产业的高潮(《人民政协报》)
 品牌论坛一挖一座富矿给谁(《中国文化报》)
 文化经纪人的机遇:让文化与经济在市场结合(《经纪人》杂志)
 文化与文化产业的通道(《北京晚报》)
陈忱:用心抢救“国粹”(《北京日报》)
媒体链接(2006年一1993年)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