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可靠性、维修性与保障性的基本概念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 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与产品的有效性
1.3 基本术语及定义
1.4 产品固有可用度及使用可用度的数学技术
1.5 可靠性及维修中常用的统计分布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可靠性分析的定性化方法
2.1 概述
2.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MECA)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 可靠性建模、预计与分配
3.1 概述
3.2 可靠性模型的种类
3.3 建立可靠性模型的程序
3.4 可靠性预计
3.5 可靠性分配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失效树方法
4.1 概述
4.2 建立失效树的基本过程
4.3 失效树的定性分析
4.4 失效树的定量分析
4.5 失效树分析的矩阵化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可靠性与维修性分析的数字仿真方法
5.1 概述
5.2 基于可靠性框图的数字仿真方法的基本模型
5.3 伪随机数及随机变量产生原理
5.4 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计算方法
5.5 一种可靠性与维修性分析的数字仿真软件系统介绍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维修性建模、分配与预计
6.1 概述
6.2 维修性模型分类
6.3 维修性分配
6.4 维修性预计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论简介
7.1 RCM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发展
7.2 RCM的基本原理
7.3 RCM分析一般步骤与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八章 保障性基础与应用
8.1 概述
8.2 保障性要求的确定
8.3 保障性分析
8.4 装备的保障性设计
8.5 保障系统设计
8.6 保障性评估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 可靠性增长原理与应用
9.1 概述
9.2 可靠性增长的趋势检验
9.3 时间函数模型原理
9.4 改进的简单指数模型
9.5 算例与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十章 结构可靠性分析基础
10.1 概述
10.2 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概述
10.3 机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