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世童年少年 水乡石门大凡一个人出了名,生他养他的故乡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古镇石门也不例外。在十九、二十世纪交接之际,这里孕了一代艺术家丰子恺先生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镇石门就已屹立在大运河畔。大运河纵贯祖国南北,从嘉兴向西南行,经石门镇时拐了一个弯,改为正南行,然后再向西南,直达杭州。石门镇就在这个湾子的两岸。在春秋末期,这里正是吴越分疆之地。越国曾在此筑了两扇石门,作为与吴国交往的隘口,石门镇由此得名。现在两扇石门当然早已不复存在,但在运河西岸尚留有一条磊石弄。磊石弄口的运河边上,如今竖立了一块石碑,以志纪念。石门镇地处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平原的中心,原属崇德县管辖。到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从崇德县分出个桐乡县来。于是,石门以寺弄为界,一分为二,东属桐乡,西属崇德。后金的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于1627年始用“天聪”的年号,到1636年,改用“崇德”的年号,用了8年。清康熙皇帝登基(1662年),有鉴于崇德县与早先的年号“崇德”相同,便避讳改崇德县为石门县,直到1914年才复称崇德县。崇德县改石门县时,石门镇就改为玉溪镇。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时,崇德、桐乡两县又合并起来,总称桐乡县(1993年桐乡撤县改市),石门镇属桐乡管辖,崇德县更名为崇福镇,也属桐乡管辖。由于有以上的历史原因,丰子恺幼年时所谓的石门,大都是指崇德县。而丰子恺的诞生地,当时虽已更名为玉溪镇,但当地人往往仍称之谓“石门镇”,而且更多的是按土叫法称之为“石门湾”,有时称之谓“石湾镇”或“石湾”,甚至简称“湾里”。为简便起见,本书在叙述时一律称作“石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