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恐慌”这一概念经常被用来解释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本书探讨了“道德恐慌模式”的功用,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政客、公众和压力集团如何面对社会秩序的新威胁。本书仔细研究了媒介,尤其是各种流行报刊所扮演的角色。作者首先介绍了两个“道德恐慌模式”,然后将两个模式应用到一系列案例研究中:艾滋病、锐舞/迷幻药、恐怖录像片、虐童和恋童癖。在对一些国家的情况加以比较后,作者指出这些现象在不同国家的情境中既有本质的相似也有明显的区别。对儿童所受的威胁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是一个共同现象,它唤起了人们对天真无邪的儿童们的同情。本书认为道德恐慌仍然是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但是需要与更广阔的理论思考建立起系统的联系,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风险社会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