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扩展,非传统安全已经成为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什么是非传统安全?从字面上看,“非传统”是与“传统”相对应的表述。复杂之处在于,不仅“传统”的范畴不易界定,就连“安全”概念本身,中外国际政治研究界一直都存在分歧。这些分歧涉及研究者的价值观念(values),对一个研究对象应该如何获得什么样的安全在哲学层次的推理和判断(normative arguments),以及所能掌握且能够支撑理论观点的事实依据(empirical evidence)。因此,在不断争论与修正中以求精确的情形便成了安全研究的常态。可能更容易成为最大公约数的结论是:“传统安全”主要指以国家为基本出发点和中心参照点,找出维持一个国家的生存所必须面对以及可能预见的威胁,提出应对这些威胁的有效手段的分析。这个公约数的核心是:为了使一个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免受威胁,通过观察国与国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思考单边武装力量建设的程度,结合分析如何在双边、多边和全球层面通过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的结合,以求得建立在自身安全基础上的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和平。“非传统安全”所要表述的含意,最明显的层面是对全球范围内威胁来源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随苏联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终结,它所代表的国家政治与经济管理模式失去了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政治中的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态势结束了。这便使安全研究的课题范围得以扩展。更确切地说,冷战期间被边缘化的课题得到了重视。国际政治学领域中安全研究的对象不再以国家这个行为者所受到的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为尊。是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来源的不同理解催生了“非传统安全”一词的出现。举例而言,1992年美国政治学会年会“国际安全与冲突”分会的征文便鼓励提交有关环境、资源、经济方面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论文。在“非传统安全”的大框架下,可以冠作限定词的选择很多:经济、生态、环境、性别、种族、社会、文化、“人的安全”,等等。如何限定又与安全研究中的分析层次相关: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体系、人类。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概论、经济安全、粮食安全与贫困问题、资源安全、生态安全、航行安全、跨境犯罪、公共健康。每一章虽独自成为章节,但读者也不难悟出其内在逻辑和事实两个层面的相关之处。本书没有将“恐怖主义”列入选题范围。这并不意味中国的官方政策和学术研究中没有将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来处理。相反,早在“9.11”事件之前,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既是中国政府努力通过国内范围的治理和国际合作打击和化解的对象,也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从多学科角度研究的课题。根据丛书编辑过程中所商定,“恐怖主义”课题更适合包括在由阎学通教授主编的《国际安全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