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拥有佛经中释迦牟尼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青年驾舟到海外,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宝物沉香树。沉香树很罕见,在一大片热带雨林中只有一两株,外皮朽烂了,可木心仍很完好,而且散发着无比的香气。沉香与别的木头不同,放到水里能沉到水底。可他在市场出售却无人问津,还不如木炭好卖。于是,他把沉香烧成了木炭。他的老父听说之后不禁伤心落泪。因为沉香是世界最珍贵的树木。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粉。其价值就远远超过一车木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沉香当木炭的遗憾。 美国得克萨斯州珠宝商罗伊,前往亚利桑那州参加民间玉石展销会。在一个小摊上,他埋头在盛满廉价玉石的盆里翻来找去,准备买块价格便宜的玉石。突然发现一块粘满泥土、呈紫色、有马铃薯大小的石块。罗伊问:“15美元卖吗?”摊主答:“10美元就卖。”回到家后,罗伊擦净石块上的泥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真是喜出望外,果然是天然蓝宝石,重1905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众人在折服罗伊慧眼的同时,也都难免为摊主而遗憾。抗战期间,郭沫若曾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一天他逛地摊,突然被一只可以分成两半的小铜老虎吸引住了。这难道是稀世的文物虎符?!郭老没有看错,这只小铜虎正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帝王授权臣下兵权或调动军队时所用的法定信物——虎符。在钦佩郭老地摊“捡”宝的同时,也都难免为摊主而遗憾。拥有宝石和文物的人很少,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并不亚于宝石和文物的财富。由于没发现、没认识自己拥有着宝石和文物,而造成遗憾的人很少:由于没发现、没认识自己拥有并不亚于宝石和文物的财富,而造成遗憾的人却很多。 有个年轻人,满怀豪情壮志要在商海中干一番事业,只是苦于没有资本。于是,他向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老者请教。老者听后说:“这样吧,我出10万元,买你一只手可以吗?”“割下来给你?”“是的。”“那怎么行?”“如果我出10万元买你一只脚呢?”“那也不行。”“如果我出100万买你的大脑呢?”“那更不行啊!”老者笑着说:“那么,你就不要再抱怨自己一无所有了。你至少拥有100万的资本了。”年轻人恍然大悟:对人生而言,生命和智慧就是一笔无价的潜在的财富。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我们每个人都有100万资本,甚至更多。黄金埋在地下,其价值与泥土无异。发现和认识自己,有时比发现和认识外界还难。发现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