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学”内涵及其诸范畴之间的关系
绪论 中国现当代人学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
上编 现代人学:启蒙与救亡
一、总论
二、陈独秀:“个人本位主义”的号角
(1)“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
(2)“人类本性的确有很恶的部分”
(3)“民主”论
(4)人生观
三、李大钊:“互助”与“尊劳”的人性论与道德观
(1)以个性反专制
(2)以“互助”反“个人主义‘
(3)“尊劳主义”与“劳工神圣”
(4)崇高的生死观
四、蔡元培:“人道主义”和“思想自由”
(1)人的“身体需要”与“精神需要”
(2)“人道主义”
(3)“舍已为群”与“义务为重”
(4)反对“极端利已的国家主义”
(5)“兼容兼收”、“思想自由”
五、鲁迅:“立人”的思想体系
(1)“立人”:“把人当做人”
(2)对中国国民奴性的批判
(3)对中国知识分子奴性弱点的批判
(4)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现代“革命”的批判
(5)“唯黑暗与虚无乃为实有”
(6)“反抗绝望”
六、周作人:“人的文学”
七、从胡适到储安平:自由主义香火不断
(1)胡适:自由主义之祖
(2)《现代评论》、《新月》与西南联大
(3)储安平与《观察》周刊
(4)王实味之死的警示
八、梁漱溟:“新儒学”的人论
(1)“仁是本能情感、直觉”
(2)重亲情而贬“有我”
(3)重人心而轻物质
九、张竞生:自然主义的性学本系
(1)自然主义人生观
(2)“全裸体是极道德的”
(3)提供性的自由
(4)性启蒙与性学研究
(5)提倡节育
下编 当代人学:失落与复归
一、总论
二、一统天下的异响
三、邓小平:富民利国的人学思想
四、满园春色关不住
五、谈性色不变
六、新世纪的人学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