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课题研究报告,是一部对我们的国家、社会、民族正在经历的一个重大历史发展阶段客观规律探索的报告,这又是一部紧贴现实的研究著作。人们说,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追求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90年代初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进入21世纪是“有房有车”。曾几何时,从“一穷二白”和“一大二公”走来的中国老百姓、普通城镇居民可以把“宜居”当成了自己的追求,人们把拥有资产作为了生活的向往。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而到2006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7平方米;在这个二十余年的过程中,尽管中国城镇居民从1.9亿人增长到了5.7亿人,城镇人口增长了近百分之二百,但人均居住面积却扩大了数倍,很容易推断出,仅仅二十余年,我们盖了多少房子!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奇迹,历史的奇迹。一方面,数不清的高楼大厦正在全中国的所有城镇中不断拔地而起;但另一方面,因征地拆迁引起的社会矛盾、连续攀升的房价导致的不满情绪也在加速累积。住房保障体系、房价变动规律、市场运行秩序、资源短缺约束、宏观调控政策等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我们需要归纳和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于是就有了本课题的研究。摆在课题组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当代中国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大规模住房建设究竟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有何不同呢?一个基本认识成为了本课题的始点,中国面临的不仅是老百姓住房条件改善的高潮,其实质是一个与工业化伴随的城市化高潮。我们已经走过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时代,我们正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时代。从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考察入手,观察与思考、探索与寻求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这就是本书的线索。我们把关注的目标定位在国际性特大都市,选择了国内的上海,国外的东京、纽约、伦敦作为比较对象。东京、纽约、伦敦作为代表亚洲、北美和欧洲的国际性大都市,同时也是代表不同发展历史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典型城市(东京50年、纽约100年、伦敦150年)。三者本身具备各自鲜明特色,如以伦敦为核心的“大伦敦”经济圈拥有130种语言,纽约的金融、商务集约度很高,东京则属于快速都市化的国际性大都市。通过与若干国际性成熟型特大都市的比较,以期探索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特大型城市的客观规律、国际经验,总结归纳出特大型城市的经济总量、资产总量、国际化程度、人口、产业结构等指标与城市建筑、建筑结构、规划与功能分区、住房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这项研究,实际上是我国特大都市的建设与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政策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的一项重大的理论性基础建设。本报告的读者是房地产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者、房地产专业的院校教师、房地产企业的高管人员以及所有试图了解房地产发展规律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