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用水写纸印制,供书法爱好者临摹用。左页黑底白字的一面供临写用,右页空心字供摹写用。有时,有些笔画或结构不易掌握,可以用摹法,即填廓法去体会。填廓要求每一笔画一笔填到位,不能补、改;假如有不足,说明力加得不足或笔没运到位;溢出,说明力加得过大或笔运过头了。摹时,用干净的毛笔蘸干净的水去写,纸上即显黑色字迹。切勿用带色的毛笔或蘸脏水的笔书写,以免在纸上留下污迹,影响书写和使用寿命。为使临习能事半功倍,可以四句口诀为辅导:1.写好笔画的两句口诀:(1)“五要领、两边线;两边线,加力、减力善知变。(2)“运笔须到位,动作细细参,飘笔不可取,行笔快慢兼。”2.写好结构的两句口诀:(1)“纵横占位力求准,随处呼应要分明。要使临习有明显效果,在动笔前,一定要认真辨认笔画形态及每笔的动作所在和纵横占位,做到心中有数。本书是以山崖为碑书刻而成。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碑额只刻《荣阳郑文公之碑》。此碑刻在今山东掖县南十五华里的云峰山,是文公之子郑道昭所书。道昭时亦任兖州刺史,书碑是为了传述其父郑羲的功业。由于同一年道昭在天柱山——光州城南40里,已将此碑书刻过,所以云峰山的被称为“郑羲下碑”。本帖系选用初拓影印中字口无损的字编成,稍作缩小,宜于有志于临习南北朝碑志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