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摹红色经典时代,一位赤诚电影之子的人生图画。从那远去的步履中,可以追寻一代电影人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的沧桑岁月。当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在为即将“呱呱”坠地的共和国催生的时候,从延安,从上海,从香港,从后方和前线的野战部队,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便陆续朝东北汇聚,在边陲兴山,建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工作,开启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红色经典时代,不仅拍摄了光耀电影史册的名片,而且,为全国的电影事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英才,使那里,成为中国电影的红都。在电影红都,出现过一位位叱咤影坛的将帅之材,而在那里工作时间最长,长期执掌帅印的,当属本书的传主苏云。他从一九四八年五月,随西北电影公学队进入东影,直到一九八五年五月奉调进京主持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在长影,他工作了近半个世纪之久。他经历了新中国电影的春华秋实,风风雨雨,见证了红色经典的整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电影的一大特色,便是它的创作活动,总是与政治和政治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使电影人难逃与政治的干系。苏云作为电影厂影片创作的直接决策者和领导者,更是首当其冲。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更可以考验一个电影人,他的人格、襟怀和对事业的忠诚。所以,当笔者在梳理苏云纷繁往事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不能越过有关的事件,但是,传主本人出于某种考虑,特意叮嘱笔者,行文时,不要涉及某些影片及其事件,笔者只好尊重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