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谐音“右任”行。自号骚心、翳翁、太平老人等。室名半哭半笑楼。鸳鸯七志斋、百花草庐。陕西原原人。早年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鼓吹革命。1906年追随孙中山,入同盟会。1918年任靖国军总司令,1922年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参与兴办复旦大学、中国公学、上海大学,一度出任上海大学校长。擅长诗文词曲,为南社中坚。1936年组织草书研究会,创办《草书月刊》,提供“校唯草书”。1949年赴台湾。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等。书法作品遗存其多。于右任的草书《千字文》为其代表作之一。于右任曾学过章草,临摹过张旭、怀素的狂草作品。但是于右任所作的草书基本上属小草的格局,字与字基本独立,不满篇缠绕连绵。于右任的草书《千字文》更多的是受怀素《小草千字文》的影响,藏锋敛锷,用笔含蓄。使转悠游,动止庄严,貌若古之君子圣贤。字与字相互呼应顾盼,行间血脉相连,整幅作品元气充盈。其风格特征是恬淡平和,精气内敛,参以魏碑笔法,朴拙而富有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