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中国科技伦理史纲

中国科技伦理史纲

中国科技伦理史纲

定 价:¥45.00

作 者: 王前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丛书
标 签: 伦理学原理

ISBN: 9787010058849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60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科技伦理史纲》一书,首次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国科技伦理演变的历史线索,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伦理作用机制,反映了不同观念和派别相互影响的思想脉络。书中强调指出,通过回顾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历史作用和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影响,分析其价值和局限性,有助于理清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伦理问题的思想根源,发现其症结,找到建立和完善当代科技伦理约束机制的有效途径。该书以先秦时期“以道驭术”的科技伦理观念为出发点,沿着工程技术伦理、环境伦理、医学伦理和学术伦理和学术伦理四条主线,分别讨论了古代、近代、现代各不同时期科技伦理的社会背景、现实问题、观念特征、典型事例和实际影响。这四条主线延续到现代科技发展之中,就体现为遏制假日伪劣产品的工程伦理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要求、建立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要求、治理学术腐败的伦理要求,以及正确处理当代科学研究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的时代责任。该书还提出了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王前,1950年生于沈阳。1979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评为教授。1997年起师承技术哲学家陈昌曙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在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兼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科技伦理。有《中国技术思想史论》、《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悟性的智慧》、《数学哲学引论》、《理科教育中的德育》等著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图书目录

丛书总序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先秦时期)
一、“以道驭术”的技术伦理特征
1.先秦儒家的“以道驭术”观念
2.先秦道家的“以道驭术”观念
3.法家的“以道驭术”观念
4.管子学派的“以道驭术”观念
5.墨家的“以道驭术”观念
二、先秦时期的环境伦理
1.先秦儒家的环境伦理观念
2.先秦道家的环境伦理观念
3.管子学派的环境伦理观念
三、先秦时期的医学伦理
1.巫医分化和儒医观念的形成
2.扁鹊的医学伦理实践
3.《黄帝内经》的医学伦理思想
四、先秦时期的工程技术伦理
1.社会管理角度的工程伦理要求
2.工匠的职业技术伦理要求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秦代至唐代)
一、秦代至唐代的工程技术伦理
1.以“抑奢”为中心的技术伦理争论
2.工匠技术活动的制度伦理约束
3.制度伦理责任向工匠职业信誉的转化
二、秦代至唐代的医学伦理
1.儒医“仁爱救人”的伦理原则
2.医术精良的伦理价值
3.反对巫术迷信的伦理意义
4.不慕权势的道德操守
5.不计名利的道德规范
6.无私传授医术,尊重同行的道德境界
7.道教和佛教对医学伦理的影响
8.社会管理角度的医学伦理措施
三、秦代至唐代的环境伦理
1.环境伦理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2.董仲舒的环境伦理思想
3.道家与道教的环境伦理思想
4.佛学对环境伦理的影响
5.环境伦理的实际作用
四、秦代至唐代的学术伦理
1.献身科学事业的伦理境界
2.学术研究风气的伦理思考
3.学者间关系的伦理准则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宋代至清代前期)
一、宋代至清代前期的工程技术伦理
1.“重本抑末”观念的伦理转向
2.遏制“行滥”的道德规范
3.以技致富的伦理机制
二、宋代至清代前期的医学伦理
1.儒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2.行医道德规范的细化
3.医患之间的伦理关系
4.医理研究的伦理取向
5.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
6.医德教育的社会化和制度化
三、宋代至清代前期的环境伦理
1.“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原则
2.社会生活层面的环境伦理实践
3.环境伦理面临的挑战
四、宋代至清代前期的学术伦理
1.“疑古求是”学术观念的形成
2.学术研究职业化的伦理选择
3.科学探索活动的伦理精神
第四章 中国近代的科技伦理
一、中国近代的工程技术伦理
1.中国近代技术引进的伦理争议
2.中国近代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3.近代工匠阶层的职业伦理
二、中国近代的学术伦理与科学伦理
1.“西学东渐”引发的伦理问题
2.中西交融的学术伦理与科学伦理
三、中国近代的医学伦理
1.中西医关系的伦理问题
2.中国近代医师的职业伦理
第五章 中国现代的科技伦理(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技术伦理
1.现代技术人员职业伦理的形成
2.政治觉悟与伦理观念的结合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科学伦理
1.现代科学界学术伦理的形成
2.社会动荡中科学家的道德形象
三、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医学伦理
1.现代医护人员职业伦理的形成
2.革命战争中的医护道德
第六章 中国现代的科技伦理(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六)一
一、“又红又专”导向的科学伦理
1.为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服务的伦理原则
2.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伦理境界
3.科研活动的集体主义规范
4.追求真理严格慎重的科学态度
5.学术争鸣的伦理要求
二、“征服自然”导向的技术伦理
1.“征服自然”的技术伦理评价
2.技术操作的道德规范
第七章 中国现代的科技伦理(一九七六至二000)
一、改革开放后科技界的学术伦理
1.科技伦理研究的学科化
2.科研道德规范的总结和深化
3.学术作伪现象的伦理反思
二、改革开放后的工程技术伦理
1.高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2.技术产品质量引发的伦理问题
3.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三、改革开放后的生命伦理和医学伦理
1.生命伦理面临的新挑战
2.现代医学道德规范的构建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患伦理关系
四、改革开放后的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
1.中西生态伦理观念的交融
2.经济发展的环境伦理制约
第八章 中国当代的科技伦理概况
一、中国当代科技界学术伦理概况
二、中国当代工程技术伦理概况
三、中国当代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概况
四、中国当代生命伦理和医学伦理概况
结语:“以道驭术”机制的现代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