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定 价:¥58.00

作 者: 黄一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社会·经济·观念史丛书
标 签: 哲学知识读物

ISBN: 9787532544257 出版时间: 200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45页 字数:  

内容简介

  为求直接掌控所有的传教工作,教廷于1622年成立传信部,并取消先前给予一些传教会的特权,因而对耶稣会在远东的活动产生相当影响。惟因初期它仅派遣教士至保教权尚未涵盖的地区,故尚能与西班牙相协调。但到16 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之后,此一方式就产生严重冲突,因西班牙当时不仅不承认葡萄牙政府,且促使教廷亦采取同样态度。此故,每遇葡萄牙籍的主教过世,其遗缺即无从填补,这种尴尬的状况,直到教廷和西班牙于16 68年给予葡国外交承认之后,始见改善。教廷为摆脱保教权的干预,更从1659年起在亚洲广泛采行代牧制(Vicar Apostolic),于原澳门主教区内成立了东京(Tonkin;下辖云南、贵州、湖广、四川、广西和老挝等地)和交趾(Cochinchina;下辖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和海南等地)两代牧区。而这些由教宗直接任命的宗座代牧,其权责即视同主教。1680年,福建独立成代牧区。1687年,又先后析置出浙江、江西、两广和云南等代牧区。1690年,为安抚并尊重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又成立了北京主教区(下辖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辽东、朝鲜、鞑靼等地)和南京主教区,但仍与澳门同属卧亚大主教区。1696年,教宗重新议定中国境内各传教区的界线,其中北京主教区仅限于管辖直隶、山东和辽东,南京主教区仅管辖江南和河南,澳门主教区管辖广东、广西和海南,至于福建、浙江、江西、四川、云南、湖广、贵州、山西、陕西等地则分设代牧区。为方便转达教宗的命令和分发经费起见,教廷使节多罗亦于1705年在广州设立了传信部在华办事处,并委派主任一名,管理由传信部直接遣派来华的传教士,但各教士在传教区内,仍须听命于该区的主教或代牧。各传教会之间因对解释教义的松紧以及传教方法的运用常有不同,以致屡生摩擦,再加上其与各天主教国家间错综复杂的政教关系、彼此对传教势力范围所抱持的本位主义以及保教权所引发的权益冲突,均令天主教在亚洲的传教努力出现严重内耗。 P9-P10

作者简介

  黄一农,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7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旋即至麻州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职于新竹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术数史和火炮史等领域。1993年应邀至荷兰莱顿大学担任首届“胡适汉学访问讲座”,井次第获授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讲座、“教育部国家讲座”、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和东吴大学通识讲座教授等荣誉。曾任台湾天文学会理事长、新竹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现任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迄今共发表论文约百篇,详见其个人网站(http://vm.rdb.nthu.edu.tw/ylh)。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大航海时代中的十字架
第二章  天主教徒瞿汝夔及其“家难”
第三章  “泰西儒士”与中国士大夫的对话
第四章  儒家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徾为例
第五章  忠孝牌坊与十字架:魏学濂其人其事考
第六章  鼎革世变中的天主教徒韩霖
第七章  《铎书》:裹上官方色彩的天主教乡约
第八章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绛州的发展及其反弹
第九章  南明重臣对天主教的态度
第十章  南明永历朝廷遗使欧洲考
第十一章  “中国礼仪之争”被忽略的声音
第十二章  明末清初“帝天说”所引发的论争
第十三章  “两头蛇族”的宿命
大事年表
传教士姓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