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党政读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定 价:¥35.00

作 者: 李新泰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思想建设

ISBN: 9787010060620 出版时间: 2007-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54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选题为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一、选题的主要内容: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10章内容着力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指导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三大规律的深刻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下篇12章重点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对切实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扩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二、选题的特点与价值:本书不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科学地位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突出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探索的新起点、成为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的研究,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研究。同时,本书所选用的文献多是出自《江泽民文选》,对于落实中央的部署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作者简介

暂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上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指导地位
 第一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提出到形成的三个阶段和三次提升
二、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回答
四、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创造性回答
五、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三、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和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框架是对三大规律的深刻揭示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上开辟了新的境界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指明了现实途径
 第四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
  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与时俱进
 第五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二、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
  四、我们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关键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正确
  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六、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八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十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下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进一步探索
 第一章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二章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章 走新型工业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章 扩大就业、扩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章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第六章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七章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第八章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九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十章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第十一章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十二章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