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目录
慈善话题
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慈善总会会长 范宝俊
满怀爱心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访全国政协副主席 丁光训
到底差错出在哪里?
中国社工的前世今生
非典推动善款免税制度化
非典考验中国富人爱心
直面非典我们“以心传心”
红十字会:抗击非典凸显NG0本色
跨国公司为中国慈善事业助力
全国首例“爱心官司”风波又起
制度创新还是借机炒作国内首例捐款公证引起关注
慈善超市:路该怎么走?
公益诉讼机制亟待建立
民间公益驶入法治轨道
公益劳动保障低保安全?
公益彩票立法呼之欲出?
志愿服务:缺乏培训的尴尬
志愿服务:立法保障何日来
盲人与地铁的难解之缘
高校志愿者火热背后有无奈
公益题材影视剧:越来越像身边的事
让慈善事业的口袋透明
慈善宣传要跟上慈善事业的发展——范宝俊对慈善工作宣传提出六方面要求
开发式扶贫:何去何从
体育:让残疾人共享阳光
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艰难出世
法律援助急需援助
民间组织法律环境酝酿变革
“慈善超市”探索市场化运营之道
谁来关爱“寂寞的花朵”
关注民工:不仅仅是讨薪
社会捐赠:亟须立法规范
善款免税委员热议的话题
慈善: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
探索扶贫创新之路
慈善事业呼唤职业化
慈善晚宴水土不服为哪般
网上义卖喜与忧
慈善排行榜:何去何从
设置“禁讨区”是耶非耶?
谁来关注高温下的劳动保障?
志愿服务:呼唤全国性立法
慈善医院:民营介入路在何方
与流浪乞讨人员面对面
慈善做秀?逃税大户
善款余额当属谁?——“爱心官司”再遇法律尴尬
初冬善意暖神州——中华慈善大会会议侧记
“好人”凝聚我们的注目礼——好人丛飞参会侧记
三个人眼中的残疾人事业
寒风中的流浪者,能为你做点什么?
网络慈善:想说爱你不容易
穷爸爸求助富豪背后的思考
城市急救:需要整体推进的“环节链”
慈善排行榜再受质疑
专业社工:就业出口在何方?
民间组织与企业如何携手社会公益领域
怎能让收入为生命定价?
企业行走在行善边缘
“母亲水窖”——滋润西部的希望
安徽凤阳:一个村庄的“合作”变局
由面向富人到面向公众国内NG0筹款方式待变
民间公益组织迎接“品牌时代”
我该去哪里捐钱?--慈善机构缺位之憾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拓展民间组织新空间
爱心人物
濮存昕:描绘“大使”的诗篇
王选一个普通中国女性的名字
靳羽西:慈善使人生更加美丽
地球村--我们的梦想
--访“苏菲奖”获得者、“地球村”创始人廖晓义
徐永光:温州人与希望工程
天地间有股正气在那里
--记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先生
高耀洁:一个人的抗艾之战
葛昌秋:做人要有颗公心
他用三轮车驮起人间真爱
虚拟世界里传播真爱--记网络妈妈刘焕荣
桂希恩: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名字
我用我爱寻找光明
徐本禹:特殊的支教路
打开心灵的“窗子”
庄陈有:在扶贫路上奋斗
“希望老人”江诗信
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
樊锦诗:青丝到银霜的守望
走遍全国的“累”与“泪”
爱是关牧村:一支难忘的歌
梁从诫:见证一个民间组织的发展
双拐撑起扶贫的理想
邓亚萍:用体育圆慈善梦想
万延海:11年只为坚守一个使命
肖培琳:进退之间的浓浓真情
冯骥才:民间文化的守望和自救
大使的爱心和爱心大使
杜聪:为了苦难村落中的梦想
马艳丽:美丽心灵的美丽世界
李连杰:爱比武功更强大
“渐冻人”的破冰之旅
“舞蹈女神”陈爱莲:钻石、砖瓦和花环的故事
用镜头守护淮河的人
聂海胜:我有一个心愿
中国“深山信使”感动世界
刘念友:出名让我有点晕
洪战辉:当身上凝聚太多关注的目光
迟到的祝福
双脚走出的生命绝响
贫穷生活背后的高贵灵魂
颜婉明:领航澳门民间慈善力量
焦恩俊:“刀客”的侠骨善心
好人林秀贞的故事
披荆斩棘郭健梅十年公益之旅
为了那份多情的事业
公益组织
五大秘诀做强做大慈善事业
--访浙江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
提高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事业
关于NG0问责的思考
探访非营利机构工商登记“谜团”
中国NG0:需要自律更需要他律
合作与互动:政府与NG0的关系
一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求索
发展重庆慈善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自律与互律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保障
非政府组织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五大作用
政协委员纵论民间组织发展
慈善创新看中原--周口市慈善工作经验纪实
国际非政府组织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民间组织采购“NG0国际超市”
扶贫开发政府与NG0探讨战略合作
申城创新:民间组织自我管理
扶贫为中国民间组织打开发展空间
欠发达地区慈善工作的思考
念好县级基层机构的“慈善经”
坚持民间主导构造慈善新格局
中外官办民间组织比较
培育“拥护群”是第三部门发展的核心动力
五项举措促进慈善超市健康发展
--上海慈善物资中心慈善超市的歧视
准确把握社区民间组织的社会角色定位
消除基层民间组织发展的“两难”
健全财务管理促进第三部门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民间组织如何应对
草根民间组织如何走出资源困境
发展民间组织政府该做些什么
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渐入佳境
一个国家级扶贫县的慈善经
分享“爱的事业”的思考和实践
一部环境法规制定过程中的民间声音
新时期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定位的思考
我国NG0走进“网络世界”
消除民间组织管理的“制度剩余”与“制度匮乏”
世行项目波折凸显中国NG0发展深层次障碍
人才短缺中国民间组织如何应对
爱心事业在浦江两岸壮大--上海市慈善工作侧记
民间组织与企业如何携手社会公益领域
媒体互动下的NG0发展
国内NG0筹款方式待变
民间公益组织迎接“品牌时代”
成都市“阳光圆梦工程”
不让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贫困失学
农民工NG0踏过崎岖是坦平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拓展民间组织新空间
慈海钩沉
漫话“义庄”(一)
漫话“义庄”(二)
漫话“义庄”(三)
两宋的政府福利机构(一):福田院和居养院
两宋的政府福利机构(二):安济坊和养济院
两宋的政府福利机构(三):漏泽园
中国古代的储粮备荒措施
明清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二)
清代的政府救荒措施(一)
清代的政府救荒措施(二)
清代的政府救荒措施(三)
古今第一大荒年:丁戊奇荒
丁戊奇荒中的民间义赈
以工代赈史略
清代北京、直隶的粥厂
明朝后期的民间救荒
中国古代的救灾思想(一)
中国古代的救灾思想(二)
中国古代的救灾思想(三)
《幕学举要》中的清代官方赈灾(一)
《幕学举要》中的清代官方赈灾(二)
《周礼》中我国早期的救助和保障制度
乡约:古代民间的自治与相恤制度
朱熹与社仓
李悝与平籴法
清代杭州的民间慈善机构
清代苏州的育婴堂
唐朝的悲田养病坊
林则徐救灾办赈(一)
林则徐救灾办赈(二)
元代政府的救荒
宋代慈善事业中的妇女(一)
宋代慈善事业中的妇女(二)
左宗棠与赈灾(一)
左宗棠与赈灾(二)
朱元璋的赈济救灾(一)
朱元璋的赈济救灾(二)
钟化民与《救荒图说》
明代灾民的生活(一)
明代灾民的生活(二)
徽商与慈善(一)
徽商与慈善(二)
徽商与慈善(三)
会馆与慈善(一)
会馆与慈善(二)
天津商会的荒年行善(一)
天津商会的荒年行善(二)
明代政府的恤老政策
明代的助孤机构:养济院
唐代的赈灾
周刊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