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庄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其间由小到大,由货币兑换商发展为银钱业,即由商业资本转变为生息资本,它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它成为中国银行业中分布最广泛的一业,凡是没有银行的城镇差不多都有钱庄。长期以来,对于钱庄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资本性质,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更没有系统的研究和论述。诸如,在钱庄产生的时代上,有的说唐代的“柜房”就是钱庄,宋代的“交子”是由钱庄发行的,或者说钱庄是由钱铺发展的,甚至说钱庄和银号是产生在清代咸丰年间的。尽管也有人说钱庄产生在明代中叶,但却没有说明为什么产生在明代中叶。至于钱.庄绎营的业务和性质也说法各异,有说唐宋、明末清初的钱庄是经营存放款业务的,也有说钱庄在清末还是商业资本中的货币经营资本的。诸如此类,众说纷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钱庄同其他私营银行业一样,被改造成为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银行,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律被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开放后,私营钱庄曾萌发,但又被取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改革放后,是否私营钱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基于上述种种考虑,作者依据多年来收集的资料和研究,写成《中国钱庄史》这本书,以期读者对钱庄有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并希望与史学界诸专家和爱好者共同来讨论钱庄这个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联系的事物的产生,衍变及其发展的过程,从中找到历史的规律,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为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同时,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