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佛教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佛教的创始和佛教平等观念的缘起
一、创始佛教的人生体悟和人文精神
二、佛教平等观念产生的原因和人性根据
第二节 佛教平等思想述评
一、原始佛教:平等思想的缘起和奠基
二、中土佛教:平等思想的拓展和深化
三、当代佛教:平等思想的普泛化和世俗化
第三节 佛教的社会功能
一、佛教的平等思想与价值理念的设定
二、佛教的平等思想与道德修养实践
第四节 个案评析:佛教平等思想的基本实现方式
一、个案:心源法师印象
二、案例评析
第五节 佛教平等思想与一般平等理念的异同
一、权利平等
二、机会平等
三、精神平等
四、社会平等
第六节 佛教平等思想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二、主动适应是佛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方式
三、守法遵规是实现和确证佛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的根本保证
第二章 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基督教的起源及发展
一、基督教的起源
二、基督教的发展
三、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及其伦理价值内涵
一、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二、基督教教义中的伦理价值内涵
第三节 基督教的平等思想
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二、基督教的平等思想的具体内容
第四节 基督教平等思想的社会功能
一、基督教的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
二、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对世界社会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伊斯兰教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伊斯兰教及其平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及平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伊斯兰教的三大传播与平等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伊斯兰教平等思想的内涵
二、伊斯兰教平等思想的范围
三、伊斯兰教平等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节 伊斯兰教平等思想评析
一、宇宙观、创立说与平等观
二、宗教生活中的平等观
三、世俗生活中的平等观
四、平等的差异性
第四节 伊斯兰教平等思想的社会功能
一、促进世界文化认同,净化社会风气
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三、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
四、鼓舞伊斯兰民族的抗争自卫精神
五、吉哈德及其平等思想
第四章 道教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道教的产生及其发展概况
一、道教的产生
二、道教的主要派别及其发展
第二节 道教宇宙观中的平等思想
一、宇宙观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宇宙观中的平等思想的宗教意义
三、宇宙观中的平等思想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道教生命价值观中的平等思想
一、充分体会修道生活的真趣与深意
二、生命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并存
三、大道与现实相溶
第四节 《太平经》社会理想中的平等思想
一、男女平等思想
二、经济平等思想
三、人性平等
四、《太平经》的平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
第五节 道教平等思想的坎坷历程及社会历史价值
一、《太平经》成为黄巾起义的理论武器
二、修道生活吸纳和塑造了山林隐逸阶层
三、道教平等思想留下的精神财富
第五章 新兴宗教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新兴宗教的缘起、基本特点及发展走向
一、新兴宗教的缘起
二、新兴宗教的基本特点
三、新兴宗教的发展及发展走向
第二节 新兴宗教的平等思想
一、平等观念是新兴宗教吸引信徒的思想根基
二、平等思想在新兴宗教信众的投人和皈依方面的表现
第三节 主要新兴宗教派别的平等思想
一、天理教的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思想
二、摩门教的平等互助福利体制
三、巴哈伊教的“大同”思想
四、创价学会建立和平富裕共生人类社会的理想
第四节 新兴宗教的平等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新兴宗教的趋向分析
二、新兴宗教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五节 新兴宗教的恶之花——邪教
一、邪教产生的原因
二、国外政府对邪教采取的严厉制裁措施
三、邪教的主要特点和对社会的危害
第六章 宗教平等思想与世间平等思想
第一节 不同宗教平等思想的比较
一、各种宗教平等思想的基本相同点
二、各种宗教平等思想的主要不同点
第二节 宗教平等思想与世间平等思想的比较
一、世间平等思想的类型:法制型与伦理型
二、世间平等思想与宗教平等思想的区别:内在性与超脱性
第七章 宗教平等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
一、信教人口的比例变动不大
二、世俗化趋势有所加强
三、本土化倾向日益明显
四、普世化趋势有所发展
五、多元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
六、宗教的现代化是又一个趋势
七、宗教与政治将依然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第二节 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面向现实人生,关注世俗社会
二、顺应时代发展,注重自我革新
三、教派之间差异和分歧依然存在,但也有交流和对话
四、主要宗教的平等思想之异同概述
五、宗教平等思想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