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赐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男,汉族,1929年2月生,浙江绍兴人。195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前北洋大学)后,入清华大学土木系攻读研究生。1955年在钢木结构教研室任讲师,1956年赴前苏联深造,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现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1980年调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系工作。曾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房屋钢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土建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现任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钢结构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房屋钢协顾问,《钢结构》、《建筑钢结构进展》专业期刊编委等职。长期从事建筑钢结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新兴的预应力钢结构学科进行广泛的研究与开发,在前苏联中央建筑结构科研院首次提出并成功地进行了多次预应力钢桁架理论及试验研究,其多次预应力理论及科研成果为前苏联1980年出版的《金属结构设计手册》全部采用,并为我国首建成功的攀枝花体育馆(1994年)和西昌铁路体育中心(1996年)两座多次预应力钢网壳屋盖提供了理论基础。50年代研究得出的预应力钢结构最佳结构体系的结论也在1988年汉城奧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赛场馆新型屋盖索穹顶结构体系中得到印证。在国内外会议及书刊上个人和领衔署名发表过科技论文近百篇,曾连续五年(1997-2001年)在专业期刊《钢结构》上发表《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讲座》系列文章。参编过《钢木结构》、《钢结构》等人专教材,参译过《建筑力学教程》、《金属结构》、《房屋与构筑物动力计算手册》等专业书籍,并主编了我国首部《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多次参加国内大型钢结构工程的技术评审及成果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