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程序传输与使用说明
1 CASIO fx-5800P矩阵编程计算器的使用
1.1 fx-5800P的特点
1.2基本操作
1.3常用设置与角度计算
1.4统计计算
1.5微分与积分计算
1.6在EQN与COMP模式下解方程
1.7在COMP模式下调用表达式重复计算
1.8在TABLE模式下按给定的始值、终值与步长计算函数值
1.9矩阵计算
1.10内置公式
1.10.1内置公式简介
1.10.2 常用测量与数学内置公式的功能与调用方法
1.10.3用户自定义公式的输入与调用
1.10.4公式收藏夹及内置公式存储为自定义公式
1.11程序
1.12数据通讯
1.13内存管理
1.14系统管理
2 高斯投影正反算与换带计算程序
2.1高斯投影计算公式
2.2 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正算程序(PM2-2)
2.3 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反算程序(PM2-3)
2.4 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换带计算程序(PM2-4)
3 图根与公路施工控制测量计算程序
3.1单一闭附合图根导线近似平差计算程序(PM3-1)
3.2图根支导线坐标计算程序(PM3-2)
3.3测角前方交会坐标计算程序(PM3-3)
3.4测角后方交会坐标计算程序(PM3-4)
3.5测边后方交会点坐标计算程序(PM3-5)
3.6单一闭附合图根水准路线近似平差计算程序(PM3-6)
3.7经纬仪视距法测图计算记录程序(PM3-7)
3.8计算一个起点至任意一个端点的边长与方位角程序(PM3-8)
3.9极坐标法放样元素批量计算程序(PM3-9)
3.10普通水准测量记录程序(PM3-10)
4 单交点单圆曲线测设程序
4.1单交点单圆曲线偏角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4-1)
4.2单交点单圆曲线切线支距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4-2)
4.3单交点单圆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4-3)
4.4单圆曲线附近一点至中线垂距及垂足点桩号与坐标计算程序(PM4-4)
5 基本型曲线测设程序
5.1单交点基本型曲线切线支距法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5-1)
5.2单交点基本型曲线偏角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5-2)
5.3单交点基本型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5-3)
5.4基本型曲线附近一点至中线垂距及垂足点桩号与坐标计算程序(PM5-4)
6 双圆复曲线测设程序
6.1双圆复曲线偏角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6-1)
6.2双圆复曲线切线支距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6-2)
6.3双圆复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6-3)
6.4双圆复曲线附近一点至中线垂距及垂足点桩号与坐标计算程序(PM6-4)。
7 两端有缓和曲线的复曲线测设程序
7.1复曲线切线支距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7-1)
7.2复曲线偏角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7-2)
7.3复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7-3)
8 卵形曲线测设程序
8.1卵形曲线切线支距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8-1)
8.2卵形曲线偏角法中桩放样要素计算程序(PM8-2)
8.3卵形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8-3)
9 匝道与回头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
9.1 A型匝道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9-1)
9.2 J型匝道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9-2)
9.3 回头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PM9-3)
10路线高程、平曲线超高加宽与土方量计算程序
10.1单圆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PM10-1)
10.2路线纵断面中平测量记录计算程序(PM10一2)
10.3圆曲线加宽值计算程序(PM10一3)
10.4缓和曲线加宽值计算程序(PM10一4)
10.5路线填、挖方工程量计算程序(PM10一5)
10.6路线平曲线超高边桩高程计算程序(PMl0-6)
10.7水准仪视线高程法放样计算程序(PM10-7)
10.8解析法多边形面积计算程序(PMl0-8)
11 高斯平面坐标变换程序
11.1高斯平面坐标正形变换参数计算程序(PM11-1)
11.2高斯平面坐标正形变换计算程序(PM11-2)
11.3高斯平面坐标线性变换参数计算程序(PM11-3)
11.4高斯平面坐标线性变换计算程序(PM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