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理想中的“创新教育书系”应该是一套什么样的书呢?作为这套书的主编,我提出的五个原则得到了我的同事们的赞同。这就是:一要立足于实践。催生这套“书系”的“养料”固然离不开博采众长,需要吸收国内外教育理论界的创新成果,但它的“基因”必须源于我们自己的实验研究,“成果”必须是从我们自己耕耘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二要立足于创新。这套“书系”要对国内外创新教育的优秀成果进行梳理和继承,但它的底色和“精髓”却必须是我们自己的,“理论”必须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大脑对丰富多彩的实验研究成果的加工和提炼。三要立足于可读。从每本书的思想内容到编排形式,我们都不想穿上过去“教科书式”的外衣,力求新颖、生动,对读者具有从外到内的吸引力。四要立足于“经典”。我们不想使这套“书系”刚一面世就要走进坟墓,我们要力求使这套“书系”中的每本书活的时间都长一些,再长一些。五要立足于积累。我们把创新教育的建构看做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付出终生努力的伟大事业,在这一伟大事业的推进中,我们期望着像瓜熟蒂落一样,不断打磨、推出一块又一块奠基之石,留下一串又一串坚实的“脚印”。 当书稿一本一本地摆在我的面前,审阅着凝结了同事们心血的一页页、一行行文字时,当我看到那些充满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观点在我的眼前跳动时,我那激动、欣喜、欣慰的心情是难以名状的。当然,在一片处女地上“拓荒”,既容易收获“龙种”,也难免出现一些“跳蚤”。因此,有些书稿离我们的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还存在写作风格不一、有的长于理论概括、有的则善于实践描述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只能留给亲爱的读者们去批评指正了。我希望读者们能以一种与我们对话的心态去阅读这套书,能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接受或否定书中的观点,能以一种自主建构的阅读视角来发展书中的思想。倘若如此,笔者幸甚!创新教育幸甚! 我深知,我给我自己和我的同事们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近乎难以企及的目标;我深知,我们只能一步步逼近理想,而很难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深知,唯有挑战才能激发出我们最大的创新潜能。让我们向着理想的目标,为了我们心爱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去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