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这个词对所有的人来讲都不陌生。然而对词的“不陌生”并不意味着对具体的“陌生人”也能知根知底。 其实,“陌生”说到底就是人际心理距离,人与人越陌生,人际心理距离就越大。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这种距离圈子里,也有没有人愿意接受某种预期因为邂逅“陌生”而被隔断的现实。这么一来,矛盾出现了:既要不逆自己的预期,又要冲破“陌生”的瓶颈,怎么办?我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学会和陌生人沟通;学会和陌生人办事。很多人会这么想,陌生意味着不了解,意味着不确定性与危险因素的存在,于是,与陌生人之间只能是一种互相防范的关系;陌生人成了某种敌对意味的代名词。这种社会文化的背景是人际彼此信任感的缺失。这种社会文化的后果是,人们把自己的社交沟通范围局限于熟悉的人,构建所谓的“熟人社会”,期望自己只与熟识的人一起学习、工作、合作、共事。殊不知,这种认识是个误区。因为,陌生是相互的:在你眼里,所有陌生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在他人眼里,你岂不是同样是个不值得信任的陌生人?因为陌生是相对的:熟识的人,有时也会老死不相往来,形同陌路;陌生的人,有时反而一见如故,无私地伸出援手。因为,陌生又是可变的。没有沟通接触:谓之陌生,经过沟通接触,陌生就变成了熟识。夫妻、朋友、同学、同事、上下级、合作者等,在此前大都是陌生人,只是由于某种共同情景的作用,以及在这种情景中某种合理的互动,陌生才得以转化成熟识。然而,这只是良好的期望。因为,生活中离不开与陌生人的沟通和交往。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是由熟识的人、陌生的人、半熟识的人、半陌生的人组合成的,正因为这些人彼此交往、相识、沟通等等,这个家庭才充满如此的生气和活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陌生人握手、寒喧、交往、沟通、共事、合作等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主题。实际上,我们也无法把自己的沟通和交往范围仅仅局限于已熟悉的人和环境,因为事实上,不管愿意与否,也不管自觉与否,我们每天确实都在和陌生的人打着交道,办着事。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设想,如果只有熟人之间才说话,这个世界会变得何等冷清;售货员只将商品卖给熟人,大商场何来盈门的顾客;如果只有熟人之间才能合作,社会何谈公平和公正;如果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只能在熟人之间进行,这个社会还不死水一潭,何来发展?在生活中,与陌生人沟通、来往、合作、共事,是个绕不过去的坎、非跨不可的沟,除了正视它、面对它,最主要的是纠正理念上的偏差,跳出认识上的误区,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练就识别陌生人的眼力,学会与陌生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构建与陌生人共处办事的策略。这一切难吗?想无师自通,兴许有点难。但如有人在一旁指点迷津,虽不至易如反掌,但成功是不言而喻的。真有这等好事?看了此书,你就相信笔者此话不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