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百年和中国五十年区域规划动态嬗变的历史进程,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国际规划运动中,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作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的政府干预手段,一直被当作是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工具,自始至终被世界各国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和新功用。特定历史时期的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由于如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编制并实施着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战略地位由此亦不可替代。区域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和空间约束性规划,既是政府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确定重点开发地区、优化整合地区、自然保护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并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空间的最主要手段,又是政府实施空间管治、强化区域调控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我国的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工作虽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但仍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今天,迫切需要通过区域规划和空间管治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贯穿到区域发展的全过程中去,重塑区域优势,重组区域联盟,统筹区域问题,化解区域冲突,防止区域侵略,消除区域剥夺,根治区域病理,促进区域繁荣。基于这种迫切需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指出,自“十一五”起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认为促进中国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必须强化区域规划和空间管治,这是我国规划工作的一个新任务。为了加强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透明性、广泛的公众参与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展开对“十一五”期间区域规划的研究。 作为长期从事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我有幸以“中国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的重点及模式研究”为题,成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期间立项开展研究的56项中标课题之一。在开展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对我国区域规划和空间管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本书框架正是以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分9章共41节内容,按照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的理论基础、进展评估、基本原理、嬗变格局、分区分级、重点地区、制度建设、跨行政区域的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行政区域的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这样一条主线编写完成的。可以认为,本书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以下三大方面:一是来源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中标项目研究成果的凝练与总结;二是来源于本人近10年来先后主持完成或专题主持完成的北京、深圳、厦门、焦作、石家庄、菏泽、东营、咸宁、克拉玛依等数十个城市以及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数十个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时空尺度区域规划的实战经验总结;三是来源于本人先后到数十个城市作有关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演讲报告和参与规划评审心得体会的总结。笔者在长期探索我国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理论内涵和参与规划实践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国家政府开展区域规划和空间管治工作献计献策,先后通过组织程序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提交了“以流域为主线进行中国经济区域划分及规划的建议”、“十一五期间加大我国三类空间规划协调力度的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经焦作市区段的若干建议”等7份相关的重要咨询报告,幸运地全部被采纳,其中6份还得到了总理、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批示。这充分体现出国家领导人对我国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本书的绝大部分研究与写作任务由作者本人完成,同时也吸收了部分研究生的写作内容。具体编写分工为:方创琳编写前言,第一章第一节、第四节,第二章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鲍超编写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第九章第三节;乔标编写第一章第五节、第六节;李铭编写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宋吉涛协助编写第四章。在第八章、第九章案例部分编写过程中,吸收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石家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有关内容。全书最后由方创琳统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胡序威教授、毛汉英教授的悉心指导,得到了黄金川博士后、张蔷老师在资料收集、观点凝练和总体协调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得到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课题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焦作市区域总体规划课题组、菏泽市区域总体规划课题组、石家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课题组、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课题组全体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我的博士后王炜教授、郐艳丽博士,我的博士生鲍超、乔标、李铭、宋吉涛、班茂盛、孙心亮、刘海燕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观点讨论、计算机制图、数据模拟等方面给予的大力协助。在此,谨向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商务印书馆李平博士和田文祝博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才疏学浅,时间仓促,书中缺点在所难免,恳求广大同仁批评指正。本书在成文过程中,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论著或科研成果,对引用部分文中都一一作了注明,但仍恐有挂一漏万之处,诚请多加包涵,让我们共同为维护科学工作者的知识产权而努力。竭诚渴望阅读这本书的同仁们、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本人将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