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紫竹探真:收处分配及其他

紫竹探真:收处分配及其他

紫竹探真:收处分配及其他

定 价:¥35.00

作 者: 赵人伟 著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063872 出版时间: 2007-04-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32 页数: 44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除了论文以外,还包括对学术探索的回顾和述评,对治学的看法,对前辈学者学术风范的寻根,甚至还包括一些学术杂谈。全书的内容虽然比较杂,但也有两个特点:一是能从各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探索之路;二是能满足较为广泛的读者的需求。由于篇幅的限制,论文部分只限于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只能收进其中的一部分代表作品。改革开放以来,正如许多经济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经济转型这个大背景一样,我们这一代经济研究工作者本身也离不开这样一个大背景。对于这样一种现象,也许可以这样来概括:经济在转型,经济学在转型,经济学家也在转型。在这里,经济的转型从狭义来说仅仅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以资源的实物配置为特征的中央计划经济向有宏观调控的、资源配置中价格机制起基础作用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但从广义来说,则还包括经济发展的转型,即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经济学的转型则是指经济问题的研究从一种封闭的、停滞的状态向开放的、发展的、努力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方向的转变。经济学家的转型则是指经济研究工作者同上述两个转型相适应,使自己的研究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简介

  赵人伟,1933年3月生于浙江金华,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1957-1979年期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79-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至今任该所研究员,199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85年7月-1988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10月-1991年3月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 先后于1982年1月-1984年2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1992年8月-1993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UCR)、1996年4月-1996年8月在德国杜伊斯堡大学、1997年5月-1997年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做访问学者。 1986年至今,任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 曾三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分别为1984年(计划和市场问题研究)、1986年和1994年(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2006年8月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图书目录

自序
辑一 收入分配:二十年的观察
 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实物化倾向
 当前收入分配中两种现象的反差
 关于分配不公的对话
 我国转型期中收入分配的一些特殊现象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城市、农村和区域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来龙去脉
 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
 收入分配、财产分配和渐进改革
 中国贫富差距的18年观察
辑二 经济转型:回顾与述评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和面临的挑战——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从五十年来的历史看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和体制转型
 从经济转型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关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问题——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会议的一些印象和感想
 我国计划和市场问题讨论述评
辑三 探真之路:谈谈治学
 经济学科如何创新
 治所与治学
 加尔布雷思谈经济研究所和人才培养——30年前一段趣事的回忆和联想
 研究中的代际合作和交替——《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前言(节录)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态度——从“曼德尔旋风”说起
 学术发展需要争鸣——《经济研究》四十抒怀
 懂与不懂
 古今沟通 中外交流——经济学研究的一些断想
辑四 学术寻根:前辈风范
 顾准的学术生涯和感情世界
 巫宝三先生是副部级吗?
 从孙冶方的一封信谈起
 薛暮桥和经济研究所图书馆——一个未圆之梦的回忆
 骆耕漠的“三个过渡”是唱对台戏吗?
辑五 杂谈其他

本目录推荐